中国传统节日与节令诗词

走四方
2017-03-30

中国传统节日与节令诗词

【赓续传统 面向未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开始流行过圣诞节,虽然圣诞节已经过去,可是平安夜的全城大堵车依然令人心有余悸,商场里的人流摩肩接踵,饭店里更是座无虚席,各种适宜年轻男女流连徘徊的商业机构无不人满为患。一个普通苹果外面裹上一张玻璃纸,就可以卖到10块钱一个。

走在大街上,《铃儿响叮当》那轻松欢快的旋律在空中飘荡,依然随处可以见到高低不一的圣诞树以及圣诞老人的招贴画,橱窗上也可以看到很多用圣诞喷雪喷出的“merry christmas”的英文字样。

圣诞节到底是个什么节日呢?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在12月25日。这个节日之所以受到追捧,不外乎两个原因,商人们利用这个日子作为营销的噱头,君不见每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了促销,电商们甚至连双十二都没放过。此其一。吃瓜群众则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狂欢购物、情人约会、大吃大喝的理由,此其二。于是商人和消费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共同推动了圣诞节的流行与勃兴。

舍此之外,还有诸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各种洋节日,在国内也都颇有市场。

当然,有些专家学者、博士发出号召要抵制洋节日,笔者不敢苟同,若是真把洋节日给抵制了,恐怕我们就不能歇礼拜了。若是真心抵制洋节日,为何不连公元纪年方式也一并抵制了呢?知道今年为何是2016年吗?那是因为以耶稣基督诞生年为公元元年。笔者只是希望在喜气洋洋欢度洋节日的同时,不要冷落了传统节日。毕竟,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文化呈现出多元性是必然的,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学习,才能促进整个世界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欢度一下洋节日,并非崇洋媚外的表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洵为确论。一个文化自信的大国当具有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胸襟和气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脉所在、灵魂所系。这些传统节日反映了先民们对人类生存的体验,对民族英雄的纪念,对美满生活的渴望,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憧憬,是我国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我们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无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代代相传,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认同感的文化纽带,保护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文人骚客为各种传统节日书写了无数的诗文名篇,笔者选择了一些较为知名的作品附于节日之后,庶几可以起到开眼界、广见闻、增知识、助学习之功。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即大年初一,古称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春节又称岁首、新春、正旦,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民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中国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

广义的春节则指一个节日群,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这一个多月中的所有节庆活动,包括腊八节、祭灶节、除夕、元旦、初五“破五”、初七“人日”和元宵节等,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先秦时期是春节的雏形阶段,此时的春节被称为上日、改岁、献岁和元日等,是一个具有浓厚祭祀色彩的节日。

辛亥革命后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岁首。从明代开始,春节节庆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之后才正式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

春节的习俗一般要燃放爆竹,《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拜年也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描写了宋代拜年情形:“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胜节

人胜节亦称为七元节、人日、人庆节、人口日及人七日等。人胜节在正月初七。据说汉代已有人日习俗,至魏晋后更开始受重视。古人会于人日当天戴上“人胜”(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后,皇帝会赐彩缕、人胜及登高大宴群臣。根据汉代东方朔《占书》记载,农历新年的首八天为人类和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晋朝董勋《答问礼俗说》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人日思归》隋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时为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元夜、元宵、元夕。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故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描写了唐代元宵节的盛况:“杨国忠子弟每至上元夜,各以千炬红烛围于左右……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

元宵节猜灯谜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娱乐活动。谜语的历史由来已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将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则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一书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红楼梦》中有多处描写元宵节,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就是家人霍启抱着去看社火花灯弄丢的,除此之外,元春在上元节省亲,也描写了当时的元宵节场景:“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做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

《正月十五夜》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巳节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三月节、三日节、小清明,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本日为驱邪之日,是古时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修禊、禊祭,或者单称禊。这一天也是春游踏青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绝佳时机,被视为“中国情人节”之一。

当下,人们非要把七夕节当成情人节,实在是荒唐的一件事,牛郎织女一年见一次面,谁愿意过这样的情人节呢?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春心萌动,这个时节谈个恋爱,岂不宜乎?

《周礼•春官》有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韩诗》说:“三月桃花水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拂除不祥。”《诗经》中的《溱洧》一篇很可能就是描写三月上巳祓禊沐浴之俗的。

《论语》中也有关于上巳的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魏晋以后上巳节基本固定在每年的三月三日,而且已不在进行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宴引游玩踏青活动。于是就有了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一幅作品《兰亭集序》,文章描写的就是上巳节王羲之等人在山阴兰亭曲水流觞、咏诗赋怀的情景。

《丽人行》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花朝节

农历二月初二或十二、十五。花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又称花神节,或称作“百花生日”,其时间在各朝代地区不同,中国早期有以农历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为花朝节而种。清代以后则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与南北气候不同有关。西南少数民族则以二月初二为花朝节。花朝节的风俗各地也有所不同,有种花、赏花等活动。

花朝节的形成不晚于南宋中期,吴自牧《梦粱录》有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这是有关花朝节日的最早的正式记载。其实唐代赏花风气已盛,每当春气花发,士庶皆群从出游,赏花饮酒,不负春光。

《二月望游齐山呈仓使二首》宋 钱时

春到花朝花未多,小梅才作玉婆娑。

东君不是恩光薄,无奈霜欺雪压何。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期即已完全确立,所以,清明的历史十分悠久。譬如在《逸周书》中即有这样的记载:“清明之日,桐始华。”

关于清明,很多人会想到《清明上河图》。宋人张择端的“神品”名作《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巨作,同时也是世界绘画艺术史上的瑰宝。虽然历史上关于《清明上河图》这一题目的具体含义歧义纷纭,笔者也更倾向于并非指清明节,而是指“清明坊处上河之图”。

《清明感事》其一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夜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寒食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禁火、冷食。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后,清明与冬至之间的间隔缩短,为了维持寒食节在前面节前一、两日的风俗,民间将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一日之前。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清明节就在寒食节次日。到清代,大多数地区的寒食节基本已为清明节所替代。

一般认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离开晋国,流亡十九年。一次重耳饿昏,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给他吃,重耳得以保住性命。重耳很感动。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回忆起旧事,想封赏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经和母亲到山西的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母子抱着槐树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以纪念介之推。

《寒食》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武侯家。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五月节、端阳节、午日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而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的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纪念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已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占据主流地位。在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就这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衰。

说到端午节,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江陵端午祭,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原道江陵市市民庆祝端午节时的传统习俗,于2005年11月25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陵端午祭是现在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原来在韩国许多地区都有端午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消失了,唯独江陵地区完整地保存着。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流传到朝鲜半岛后,融入了朝鲜族的民族特色,后来在江陵地区形成了端午祭,其内容与中国的端午节以及朝鲜半岛其他地区的端午习俗并不完全相同,不可等量齐观。

《端午感兴》其二 宋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乞巧节

乞巧节在农历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间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乞巧就是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帮助妇女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乞巧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名女儿节。

《鹊桥仙》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元节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中元节是道教名称,盂(yú)兰盆节(简称盂兰节)则是佛教称谓,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盂兰盆”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相传释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唤目连者,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目连以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诉他,必须集合众僧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祖先亡灵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来除斋僧外还有拜忏、放焰口等活动。因为有了目连救母的典故,所以盂兰盆节的核心精神是一个孝字,在僧俗两界的普及度都很高。

当下人们一谈到盂兰盆节,往往会首先想到日本,其实盂兰盆节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传入时间大致在7世纪。现在盂兰盆节已经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第二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 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

《中元作》唐 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源出《周易•卜辞》,单数为阳,两九相重,即为“重阳”。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菊花节。现在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九九重阳节也成为了尊老、爱老、敬老的“老人节”。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大致有庆丰收、尝新、求寿、辟邪消灾、大火星祭祀等几种不同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阳节俗活动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主要有赏菊花、饮菊酒、佩戴茱萸、食重阳糕、登高等,而登高的活动则源于古老的山岳崇拜。

《醉花阴》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正处一年秋季的中期,故被称为“中秋”,也称作“仲秋”。八月十五正值秋高气爽时节,皓月当空,适宜于人们户外赏月活动,同时人们把月圆与人间家庭团圆相类比,用吃月饼寄于“团圆”之意。

“月饼”作为一个专用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始于明代。在明代的各类书籍中,开始出现了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

关于中秋节产生的时间和原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著名学者孙机先生认为中秋节源于唐玄宗的诞节千秋节的观点,他认为千秋节的节令物品千秋镜中有大量的月宫图案,从而使人们的兴趣由镜而月,而且由于唐代流传的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故事,人们更加热衷中秋赏月,最终,北宋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南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条记北宋东京开封过中秋节的情景:“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还有一个很伤民族自尊心的说法,日僧圆仁撰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十五日,寺家设馎饼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老僧等语云:新罗国昔与渤海相战之时,以是日得胜矣,仍作节乐而喜舞,永代相续不息。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个日便休。”

中秋节源于新罗这个说法有文献可徵,很可能是最靠谱的一个说法。

我国古代专门记载岁时的专著如汉崔寔《四民月令》、晋周处《风土记》、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等书中都没有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即便是唐初编纂的《艺文类聚》与唐中期编纂的《初学记》,其岁时部也都未见中秋节的记载。这些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件事:就是唐之前,中秋节并非一个重要的节日,至少尚未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但中国古代对月亮的崇拜乃至生殖崇拜则起源很早,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传说则成为了中秋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2006 年,中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调歌头》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授衣节、冥阴节、祭祖节、十月朝、过十月一,流行于华北地区,寒衣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并且烧化纸做的衣服,或者印有衣服图样的纸钱。

十月,开始进入冬天。《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天子始裘。”人们在为自己添衣御寒的同时,不免念及冥间的祖先亡灵,于是便用各色纸张糊制冥衣,焚化后以供鬼魂亡灵御寒之用,名曰“十月一,烧寒衣。”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十月送寒衣,坊间刻版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印以出售,农民竞以是月初一日,鬻去,焚之祖考,名曰送寒衣。”

《十二时》宋 朱敦儒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腊八节

腊八节,又称腊八,因在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月初八庆祝而得名。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和避邪。很多地区都有腊八节喝粥的习俗。《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华北地区还有泡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指在腊八这天用醋泡蒜。到春节前后,在醋中浸泡了二十几天的蒜瓣会呈现青绿或碧绿色。

《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元 虞集

官桥柳外雪飞绵,客舍樽前急管弦。

僧粥晓分惊腊日,猎围晨出忆残年。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

惟有寒梅能老大,独将清艳向江天。

祭灶节

祭灶节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灶君亦称灶神、灶王爷,灶君为一家之主,只要吃了蜜糖,就会“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其实这种传说恰是对那些接受贿赂的贪官的一种讽刺。灶神崇拜很可能来自人类古老的火崇拜。

在中国北方,为了让灶君说好话,基本上会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烧纸钱时把供奉的灶君画像火化。到过年时再把灶君迎回来,就是请一张新的灶王画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亦有写“敬神如在”的)。一般在农历腊月廿三日祭灶,说“今年又到二十三,恭送灶君上青天,乘骏马快加鞭,灶君上升如青烟,敬供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多美言”。

很多地区还保留着小年这一天“扫屋”的习俗,“扫屋”即大扫除。

《送灶诗》唐 罗隐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除夕

除夕,即农历腊月最后一天,又称除日、大年夜、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这一天的确切日期会因为历法而有所不同。传统上汉字文化圈以农历作为历法,由于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除夕时,人们会一家团聚,并有守岁的习俗,长辈会发给晚辈压岁钱。除了拜祭祖先之外,吃年夜饭,放鞭炮等为一般常见的习俗。传统上,在大年夜当天的中下午要在门边贴上新的春联。

古代年终的节日庆典经历了一个从“腊”到“年”的演变趋势。秦汉以前,腊祭是民众最为重要的年终祭祀活动,“腊”字本身也有新旧交接之义:“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除夕”作为节日发展至唐代,已成为年终大节,受到人们的重视。唐代除夕节庆场面隆重盛大,气氛热烈,节俗活动形式多样,是一个全民参与、充满享乐色彩的盛大节日。除夕守岁之俗,早在晋•周处的《风土记》中就有记载:“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爆竹”之俗起源很早,其原意在于惊惮和驱逐恶鬼。以爆竹辟恶的习俗为后世相承,久而久之,逐渐成为年节的重要风俗。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桃木辟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王充《论衡》中有比较具体的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

后世便用桃木制成两块画有神荼、郁垒二神像的“桃符”, 贴于门左右以御鬼避邪。南北朝时,这种习俗更加普遍了,《荆楚岁时记》载:“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宋史•蜀世家》记载:“蜀未亡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为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工。昶命笔自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于是,这副后蜀主在桃木板上所题写的联语成为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对联。

《杜位宅守岁》唐 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954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