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滴血大教堂游记

走四方
2019-08-07

每一座教堂都有一个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

而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俄罗斯的“滴血大教堂”,

这个仅凭名字就能让人感觉不寒而栗的教堂。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一提到滴血大教堂,可能大部份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其实,俄罗斯境内有三座“滴血教堂”,分别位于乌格利奇的纪念德米特里小王子遇害的滴血教堂;圣彼得堡的纪念亚历山大二世遇害的滴血大教堂,以及叶卡捷琳堡的、纪念尼古拉二世全家遇害的滴血教堂。

乌格里奇的滴血大教堂

乌格里奇是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州西部的城市,临伏尔加河,虽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乌格利奇城虽不大,但很精致,主要名胜古迹有:德米特里太子宫、德米特里滴血教堂、以及很多建筑精美历史悠久的修道院及教堂。其中最吸引游人的是河边一座美丽而独特的教堂—德米特里滴血大教堂。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德米特里滴血教堂又称圣特米特里浴血教堂,是一处坐落在伏尔加河畔乌格利奇克里姆林宫内的教堂。教堂整体红白两色相间,蓝色的洋葱头顶布满白色小星星(红代表鲜血,白代表小王子的纯洁,刻有小星星的蓝圆顶代表天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夺目。这里是相传乌格里奇的德米特里被谋杀的地方。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略懂俄罗斯历史的人都知道伊凡雷帝是最凶残的暴君,而乌格里奇曾是伊凡三世第七位妻子与儿子德米特里王子的封地,在暴虐的伊凡雷帝统治下,政局的混乱,导致留里克王朝最后继承人—7岁的德米特里王子,被人在河边杀害。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钟楼的卫兵发现后敲响了教堂的大钟,引发了叛乱。莫斯科派人调查后,认为王子系癫痫发作误伤而亡,遂流放、杀害了一批人,尤为荒诞的是把教堂大钟治罪,敲断它的"舌头"—钟陲,流放西伯利亚。几个世纪以来,这桩公案扑溯迷离,但乌格里奇人民、包括普希金均认为王子被害系摄政王所为。故在王子死亡处建了滴血大教堂以祭奠亡灵。教堂红色代表鲜血,白色代表纯洁,蓝色顶冠及闪烁的星星代表王子的灵魂升上了天堂。300年后乌格里奇人迎回了蒙冤的大钟,重铸了钟陲。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现在,教堂静静地矗立在伏尔加河沿岸,位于乌格里奇克里姆林之内。血红的墙体,蓝色的屋顶,装饰搭配白色的飞檐和壁柱。教堂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遗物,当年王子去世后安置的担架也被保留下来。

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漂亮的城市,而圣彼得堡最漂亮的教堂非滴血大教堂莫属了,其独具匠心的绝美造型和精妙绝伦的华丽装饰,征服了每一个站在它脚下的人。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关于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也被称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纪念碑。简单的解释就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他颁布法令解放了农奴,但是后来被恐怖分子刺杀了,人民为了怀念他,在他喋血的地方建筑了这座大教堂,叫滴血大教堂,基督复活大教堂。

亚历山大二世是那个伊萨大教堂前骑马的尼古拉一世的儿子,到他即位的时候民不聊生农奴造反,于是他开始了改革,宣布了解放农奴等一系列大政,开始了俄罗斯的资本主义,被称为“农奴解救者”。

但这个沙皇也遭到方方面面的不满,他成为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从1866年到1880年,亚历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有5次。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1879年,激进组织民意党判处亚历山大二世死刑,组成专门训练的刺杀人员。在经过两次未遂刺杀之后,1881年3月1日,埋伏冬宫拐角的刺客投掷的第一枚炸弹炸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兵和车夫。 第一名刺客没有刺中沙皇,旁边的人说感谢上帝,亚历山大二世说现在还不是感谢上帝的时候,他不顾左右劝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势;结果,第二名刺客投掷的第二枚炸弹在他脚下爆炸,亚历山大二世双腿被炸断,第三名刺客改变了主意,救护了亚历山大, 但是受伤的沙皇被送回到冬宫几小时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第三名刺客被发配西伯利亚,其余的刺客均判了死刑。

亚历山大二世在其26年多的统治时期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所以刺杀的行动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与指责。为了怀念这位为人民而牺牲的仁君,1883年就在其出事地点,兴建了这座有特别历史意义的大教堂。按当时的设计要求,它必须充分体现俄国风格,所以建筑师巴尔兰德以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蓝本,建造了这座教堂。

这座教堂是典型的东正教教堂,造型精致、色彩丰富、气势不凡。以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范本,巨大的教堂顶部镶崁着许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洋葱头”圆顶,整体外观就像一座童话里的城堡。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色彩缤纷的滴血大教堂外观由金箔、宝石、彩釉瓷砖、搪瓷、青铜、大理石、彩色玻璃与无数的马赛克等拼贴而成,鲜艳美丽的建材装饰出一幕幕宗教故事。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教堂上面同样有九个葱头式圆顶, 墙面使用大量花岗岩、大理石和彩釉砖,装饰极其丰富,富有层次。几何形窗孔饰框、盾形装饰、各种脚线和瓷砖以及彩色瓦块和马赛克壁画,使教堂看上去像个积木搭起的漂亮玩具,造型奇特、色彩亮丽而优雅。 特别是最高的五个圆顶铺有大量珐琅,这样大面积使用珐琅在俄国建筑史上还是首次。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教堂内部嵌满了以旧约圣经故事为题材的镶嵌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害时血染的石头也被保留了下来。

叶卡捷琳堡的滴血大教堂

在远离圣彼得堡的乌拉尔联邦区的叶卡捷琳堡,还有一座滴血教堂。该教堂建于2003 年,以纪念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

1896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登基之时,俄国社会已经是风起云涌,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原本如星星之火的罢工、示威运动,在资本家、官僚、革命者、军队等势力的支持下逐渐呈燎原之势,武装革命斗争在俄国境内四处兴起。1917年2月,彼得格勒的罢工运动演变为武装斗争,军队倒向起义者一方,众叛亲离的尼古拉二世只得下诏退位,是为“二月革命”。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尼古拉二世退位后,与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以及他们的5个孩子被临时政府软禁于圣彼得堡附近沙皇村的亚历山大皇宫,随后又被迁往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推翻临时政府,沙皇一家被转移至叶卡捷琳堡,关押在伊帕提夫之屋。1918年7月17日深夜,得到处决令的布尔什维克契卡人员唤醒熟睡的沙皇一家和4名忠心的仆人,声称临时转移,让他们前往房屋内简陋的地下室。随后,契卡人员关上门,向他们宣布处决令。尼古拉二世还来不及反应,行刑队便举起枪射击,顷刻之间,沙皇一家及仆从殒命枪下。长达三个世纪的罗曼洛夫王朝,就这样以极为血腥的方式走向终结,叶卡捷琳堡成了俄罗斯帝国的终结之地。

为了抹去人们对沙皇最后时刻的记忆,1977年苏联政府命令州党委第一书记叶利钦拆除了伊帕提夫之屋。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政府重新找到了沙皇一家的遗骸,并通过DNA鉴定予以确认,然后被隆重安葬于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教堂。2003年,俄罗斯政府在伊帕提夫之屋原址修建了叶卡捷琳堡最大的教堂——“滴血教堂”,以此纪念沙皇全家的遇害。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旅行丨俄罗斯滴血大教

叶卡捷琳堡的滴血大教堂为俄罗斯拜占庭风格建筑,高60米,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结构包括3个升座和5个圆顶,除了常见的礼拜堂,教堂内还有一个纪念馆,收藏有大量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照片,向世人诉说沙皇一家最后的悲惨时日。教堂内墙壁上同样也绘制有尼古拉二世及家人的图像,时不时会有民众在画像前点上一根蜡烛,然后闭上眼睛默默地祷告一段时间。

骇人的名字背后,都埋藏着一段沉重的历史。无论是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还是叶卡捷琳堡的滴血教堂或是乌格里奇的滴血大教堂,美得各有特色,又都像是三个不同的目击者,向我们讲述着俄罗斯历史上的沙皇的爱恨情仇。

诗篇34:7 耶和华的天使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

喜欢请转发,爱我请点赞~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506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