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耄耋老人孤身自由行

走四方
2019-08-07
耄耋孤身自由行

我今年75岁,已过了古稀,临近耄耋之年。但我刚刚“任性”地自由行了一把:独自去香港、澳门玩了半个月。即使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来说,自由行也愿意找个伴儿,独自出游的并不多,恐怕像我这把年纪,这么玩,也算是“特例”了。

我觉得,老年人的独游不该提倡,还是有陪伴为好。我73岁和75岁的两次“自由行”都是参加会议后顺路转一转,我其实是个不爱跑动的人。第一次是在郑州开会,顺势游大西南,在未去过的贵州、云南转了半个月。这回在扬州开会,接着南下,在深、港、澳、穗也转了半个月。第一次独行调动了我的独游兴趣,觉得一个人转悠,没有七嘴八舌的干扰,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很自在。不过这回设计港澳行的时候,我其实有过前思后虑,我得确定,我的体力能不能胜任。

老年人独行,首先得有自信。但这自信不是盲目的,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得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身体没有“基础病”,一命呜呼在旅途是不大可能的,关键是体力能不能跟得上。我虽说有几分自信,但在旅途中,还是很在意的。我在旅馆也大体延续着往常的习惯,上午犯懒就晚出门,按说旅游时应当充分利用时间看景点,可我不能勉强自己的身体。旅游,怎么不可以变成“慢生活”呢?景点,多看一个少看一个,不必有硬性的规定。

老年人的独行,按说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又是一种最好的智力和体力的锻炼。到一个完全生疏的地方,必须有较强的记路的能力。但记路能力再强,若有疏忽,也难免走丢。我给自己规定:坐车,坐哪路车去,仍坐哪路车回;步行,一定走直线,不拐弯,也是怎么去怎么回,若拐弯,只可有一次,且须回头望,看是从哪个方向拐过来的。但有一次,在澳门老街,我还是迷了路,费了好大劲,才回到旅馆。

出门在外,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得有临时决策的能力。原来的手机容量太小,已经满负荷,然而旅游不能不拍照。我当即决定买个新手机。然而 ,得算一笔细账,不能到最后钱袋空了。将旧手机的内存转到新手机上,很难做,我当机立断,手机还是要买,单将新手机做照相机使用,余下的问题回内地再说。此外还为换香港专用数字卡往西九龙站跑了两次。没想到,五天在港,竟为伺候手机耗费了两个半天。

出门在外,得“随机应变”,脑瓜得活泛。独行,就更需要独立思索和独立判断。我刚进澳门,欲去市内,登上一辆大巴,司机告诉我,是去赌城的,我赶紧下来。有人告诉我,旁边的一路车是去市内的。可坐上这趟车进了市内,转乘时,遇上一路免费“接驳车”,这车,还是去赌城的。我看出,这接驳车是拉生意的。下了车,只好就近在旅行社定了一个酒店,这酒店也是两种业务,一为住,二为赌。我仍未“逃出”赌城。然而旅游,得按照个人需要。第二天一早,我打听好路线,游了澳门老城和大三巴牌坊,下午即离澳门去珠海,在澳门只停留了一天一夜,就算看了该看的景点。要是不动脑子,在赌城瞎转悠,那就白耽误工夫了。

出门在外,脑瓜活泛点,可以少吃亏。头一回从尖沙咀去香港岛是乘出租车去的,过海底隧道加收80港元,这费用当然要由我承担。后来了解到,坐渡轮过海湾只需两元钱,我就改坐摆渡了,五天中尖沙咀的住所不变,坐了五次摆渡,把香港最精彩的海湾景色看了个够。这算是旅游中的“巧算计”吧。

独自到处游走,得周密筹划,没人在一旁提醒,这也是对脑力的考验。譬如,到了深圳,出站前,我立即买了两天后去香港的火车票,免得为一张票再往回跑。再如,到了澳门,听说澳门到珠海有两个关口,一个关口晚10点闭关,另一个关口夜间1点闭关,我得死死记住,以免观光误了点,白跑一趟。

我这样的自由行是受体力局限的旅行,看到的景点肯定比跟团游少,但多了些自由选择。譬如坐渡轮从香港岛回尖沙咀,见海港城商场里一处餐馆有个可以看维多利亚海湾全景的露天平台,就选了一个好座位。啤酒加白焗鸡,伴海湾夜景,看两岸摩天大厦霓虹灯闪烁,一餐吃了两个小时,自是一种特别的享受。跟团游肯定没有这般的从容和“任性”。

我的旅游还有格外费体力的一项。我对一般的购物绝无兴趣,但沿途购买的玉石、矿晶之类总让我负重满满。年老力衰,却偏偏在旅途中携带石头,这真是个“悖论”。但我无法说服自己。纠结的结果,就是给自己限量,至少,那个拉杆箱得拉得动,还得考虑,猛提箱子过坎、上下台阶或上车时不能闪了腰。这回,我的拉杆箱还是满了负荷,另外还临时添了三个提兜。但我买的是海螺之类,比死沉死沉的石头轻一些。

当然还有一些体力精力受限的问题。譬如我原想写旅游日记的,但跑路累了,就犯懒了,老年旅游,总要打些折扣。

老年人的独自旅游,其实还有好多风险。若丢三落四,顾此失彼,丢了钱包、身份证、过境通行证,那就麻烦了。从去年下半年起始,我发现添了一个丢三落四的毛病,譬如从家里出来忘带预先想好的一件东西。这回在南方到处跑,倒是万无一失,却在北京站出站后把一个小提兜丢了。损失倒不大,内装一件玻璃工艺品,价值三百元。我有点后怕,若装钱和证件的背包丢了,那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幸亏我有“制度保证”,任何时候这“人命关天”的背包都要斜背在身上。

至于今后我还会不会做这种在一般人看来的冒险之举呢?我想一要看那时的身体感觉,另外就是让旅游生活再慢一点,不计较看景点的得失,太累了,在旅馆睡一天懒觉也无妨,就算行军中的“休整”。而石头的负重问题,我想,到了力不能及的时候,自然就不那般“张狂”了。

文/李景阳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234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