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青旅的中年人后来都去哪儿了

走四方
2018-07-18

(09年12月三亚海滩)

在微博抱怨了几句上海冬天真冷,立刻有网友问我,

你家都拆迁了,为什么不去三亚过冬?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几乎把我啃老的形象跃然纸上,非常生动活泼。原因不便多说,偷偷透露下,我妈说如果我敢卖房子,她就要把我大卸八块什么的。

不过去三亚为什么要有钱,八年前我穷得叮当响,月收入不超过三千块的时候,已经豪迈进军三亚,开启候鸟过冬计划。

年轻真好,坐廉价航空,搭公共汽车,住青旅多人间,根本感觉不到任何有关贫穷的尴尬,只觉得一切都闪闪发光,充满希望。

我二十三四岁的时候,青旅非常流行,当时江浙沪的青旅名声不太好,因为太贵了,床位竟然卖五六十一个。对穷游背包客来说,这也太不友好了。因为去哪都住青旅,我有意无意加了很多青旅豆瓣小组。

 

似乎无一例外,老板都是一个中年男子,开越野车,看透人生,提前退休,守着一家店过日子。

去三亚的一大原因,是在豆瓣看到有一家海边的青旅新开业,床位非常便宜,三十块一天。

而青旅的主人,正是这么一位绰号x哥的人。我荣幸成为了试营业期间的前十位住客,x哥为表热情,特意开越野车到公交车站来接我。并且在短短十分钟的车程内,以略带忧伤的表情,向我提及了他色彩浓重的前半生。

企业高管,下面有一百多人的团队,每天的生活都在飞机,会议室,酒店之间周转,忙到脚不点地,听着别人叫x总,其实根本没感觉。

你觉得这种生活有意思吗?x哥转头问我。

啊? 这话问一个没钱没工作的贫穷文艺女青年,我其实挺想答一句:很有意思。

努力赚钱的上升螺旋型奋斗,有什么不好?

X哥启发我:哪有这里的蓝天大海看着舒服?这才叫真正的生活。

Xx青旅面朝大海,一下打动了我脆弱的文艺心脏,我想高举手机,对着电话里的人大喊:听,海哭的声音。

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悲泣到天明……

到达的第一晚,我就在青旅交了20天的钱。

后来在一本高更通信里,看到高更跟朋友疾呼,真正的艺术一定产生在大溪地这样的热带小岛,因为这里到处都是免费的。

在三亚青旅,我也情不自禁做起了作家的梦,这里生活条件相当不错,一个多人间好几天都是一个人住,偶尔会住进来一个女生。X哥表示他坚决不会让混住这种事情在他的店发生,他是做正经生意的,不屑于搞这种噱头。

他专门聘请了一名厨师,想依靠青旅的客源来做海鲜加工生意。厨师是从某个热门大排档被挖过来的,连着当下手的老婆一起,除此之外,店里还有一名义工前台,一名本地清洁工,以及x哥的女友。

一周后,我开始为这家青旅担心前途问题,除了零星几个住一晚的穷学生,根本没有人来,那些我想象中英俊的欧美青年,仿佛完全还没搜索到这个地方。

有一天,来了一个看起来长得还不错的长发美女,带着她头发快秃了一半的男友,x哥终于有了第一单大床房生意,他们还租一只皮划艇下海玩。这玩意对我来说有点贵,我一直没租过。

靠近傍晚时,旅馆所有人都在天台观测一副奇景,那个看起来只有90斤的女生,正一个人走在齐腰深的海水里,艰难地把皮划艇,和坐在皮划艇的秃子男友一起拖回来。

X哥女友幽幽下了句论断:不是什么正经女朋友吧。

这一瞬间,我有点羡慕这对开青旅的情侣,他们开店的人生,将会遭遇多少奇遇?

一对神仙眷侣窝在偏僻村落或者小镇一角,夫唱妇随开一家客栈,闲敲棋子落灯花,在十年前,我觉得非常时髦,现在想来,应该是解救中年危机的年度最流行方式。

每个地方都会出现一个x哥,每个x哥都会点乐器,古琴,吉他,口琴。如果身边有追随的女人,两人之前一定有一段让穷游羡慕不已的旅途爱情故事。

三亚的x哥,唯一问题是,他选了一个好实际好无情好残酷的地方,展开梦想。

当时的鹿儿岛渔村,正在大兴土木,到处都是兴建的五星酒店,度假公寓。每个人都很兴奋地说,赵本山买了xx楼,可贵,十万一平呢。姚明也买了,你听说没?他来那天我看见了。

离海最近的渔村,隔三差五有强拆的新闻,听说有邻居挡在挖土机前,最大的一家海边渔家乐已经关门停业,每天到处都是3d工地环绕噪音。

要不是我心疼已经交的六百块钱,其实没几天我就坚持不住了。X哥请的厨师,开始愁眉苦脸要求请辞,他一个大厨,天天都没客人来,只能做做免费员工餐,他有力气没地方使,感觉憋屈。

我不禁有点羞愧,对不起,我没有钱点海鲜餐,而且我根本不出去旅行,每天都在旅馆里用着空调,wifi,塞耳机看书写东西。

一开始说着不在乎生意怎么样的x哥,后来一天比一天焦虑没生意怎么办。

他是打算换种方式大展宏图,没打算直接开始退休生活。

我呆的时间越久,仿佛就变成了旅馆的一份子,x哥好几次当面告诉我:你这样的背包客,我不仅不挣钱还要赔钱。

要稳住,我一定要坚持住20天。我依然每天留在青旅里读书睡觉,但是愈发觉得自己是超过三天就会发臭的咸鱼。

显然,我不是拯救x哥中年危机的人,住过青旅的人,都会在里面碰到超级投缘,周游世界,不在乎物欲只在乎经历的路上英雄。X哥的青旅,来来去去都是穷得叮当响的文艺女青年,图便宜来的三亚,根本没有那些骑摩托,开越野车自驾全国,中途停留的大侠。

多年后我再次想起海边的青旅,已经想不起x哥的样子,但倒是对他日常的叹气印象深刻。

我忍不住手动搜索了一下,如今的x哥在做什么。

好像11年后,他就已经停止青旅的信息更新,好不容易搜索到一条微博,发现原来这批人早就已经投入最时髦的中年人生。

去法国蓝带学习烘焙,回来在某个小城市,开一家面包工作室。

我有一个朋友,原来在大理开小店,去年扔下店,也开始厨师的修行。

当年治疗中年危机,流行酒和故事,开青旅的中年人,模式上简直就是解救当年青年的精神导师,把一个又一个青年安顿在自己的店里,传唱自己勇于激流勇退的人生,抛弃平凡生活,另寻一片乐土。

是什么时候开始,青旅不流行了?

我不知道,反正当我开始花五十块买一个欧系面包时,正好就是这些人反复揉搓面团,努力变成匠人的时刻。

不再想跟人说话了,没用,匠人们深信,一个完美的面包,能拯救所有的糟糕。

太宰治说得对,人上了年纪,物欲会不断加重。

今天的青旅怎么样了呢,提前开始早衰的90后,还会住青旅吗?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133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