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民族大义

阿哈
2007-07-12
久读金庸,每一时期,有每一时期的收获。
初读时,感叹于小说的奇诡卓绝,为故事情节所深深吸引,欲罢不能。当时就有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照着看的历史。当时买的一批金庸小说,现在早已经流失掉了,但是,还记得有两大本的《倚天屠龙记》,那里面的插图到现在还依稀记得,有一副是张无忌和小昭在光明顶的密洞里,张无忌坐在地上,听小昭唱歌,寥寥数笔,仿佛能让人听到那歌声,怜我世人,忧患苦多。。。。。。还有五本的《天龙八部》,那部书好像是当时的一个同学背着家里偷偷买的,不敢放在自己家里,只好放在我那里。最近新买了一批广州出版社出的大开本的金庸全集。又从新读起来,字里行间,忽然有些新的体会和感悟。
近来看了一些金庸的传记,还有对他的一些访问,我觉得,现在对金庸的研究不够,而且被通俗化了,正像金庸小说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正道和所谓的邪道的斗争一样,当中国的所谓主流文人,把金庸的小说斥为通俗武侠,不入流等等,而实际上,中国有没有什么所谓的真正的正统的文学?
古典四大名著,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代表,其实,这些小说都是通俗小说。古典四大名著之后,中国还没有优秀的文学?总体说来,还是有很多很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但是以我之见,真正能称得上经典的,能够像四大名著一样,可以流芳百世,并且影响深远的,金庸的小说必将榜上有名。
但是,这样一座文学宝库,虽然其在大众中影响巨大,可是,好像在中国的文学殿堂中,并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金庸已经是很高龄了,真的希望那些能做些什么的人,快快来做一些事情吧,不要等到他老人家逝去了,在来开始,那会有多少遗憾啊。看了凤凰的鲁豫有约采访金庸的节目,很喜欢,但是真是太少了,而且也太浅,真的喜欢像凤凰这样的媒体多做些采访,或者能否推出像李敖有话说这样的节目,让大家更了解金庸和真实的他?
题外话说的多了,言归正传。
也许是因为金庸身在当时为殖民地的香港的关系,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民族大义,往往成为作品的主轴。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等作品,清朝的民族矛盾和民族融和,一直是他极力渲染和关注的。
韦小宝是一个扬州的妓院长大的小孩子,而扬州,在清朝又是扬州三日等惨案的地方,对于康熙的描写,对当时大汉奸吴三桂的描写,以及文字狱等,坏人终得惩治,正义终得伸张,小说的描写让人读来很是开心,残杀汉人的鳌拜终死于汉人之手,吴之荣之流终不得好死,大汉奸吴三桂,其子命根被斩,断子绝孙。看着令人痛快,而其实,历史上也大致如此。
在这些精彩故事的背后,却是渗透出来的民族大义和凛凛正气。开篇的顾炎武等人的反清义举,到红花会兄弟的反清复明,对吴三桂这个大汉奸的切齿痛恨,明朝或许不是个好朝廷,但是他毕竟是中华正统,但是,最后,当康熙,这个千古一帝,终有所为之后,其实,不论谁来当皇帝,只要他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那又有什么关系哪
作者着力描写的韦小宝,当他妈妈回忆他的父亲可能是谁时,可能是汉族人,但是也可能是藏族人,蒙族人。。。。。其实,就是一种民族的大融合,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不管是藏族还是蒙族,还是维族,满族,他们和汉族人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在民族大义上,决不退让,但是,在谁是正统上又不拘泥,这或许就是金庸的真正立场。
看采访他的节目,谈到,撒切尔夫人到香港后,专门找他谈香港问题,他说香港是中国的,这个问题是没什么好谈的,最后两个人只好不欢而散,其中都能看到金庸小说中自己的影子。
还有金庸在明报期间,因为他的辛辣评论,以及在台湾以及大陆的立场上,还有对中国的一些评论,曾经被中共的一些人称为豺狼庸,其中在在都显示出他写在作品中的影子。
金庸是一个真正的谦谦君子,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大义上有自己的立场,即使被一些小人伪君子所欺,但是终不能撼动他。就像令狐冲等人,虽然受尽欺凌,但是终成一代宗师。
或许这些小说里面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的影子吧。
近从读金庸,忍不住写此文,草草而成,不当之处,请方家见谅。
读金庸,纵游华夏山水之间,人生之至乐阿。
自助游推荐一起游网 http://www.17you.com 喜欢金庸的朋友,有空同游纵论,人生快事!
[ 本文最后由 阿哈 于 2007-07-19 00:52:32 编辑 ]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59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