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牢骚越来越多:哪里出了问题?

阿哈
2007-03-05
有一路人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不埋怨自己倒霉,却脱口骂一句:“***,干部腐败,修的啥破路!”近年来,听到这发牢骚、发“无名火”的话语,太多了。“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一位著名社会学家感叹道:“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过,牢骚怨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过。”某市众多群众因集资款矛盾上访闹事,后来发现,其中80%的上访者与集资款毫无关系,反而是这些“无利益冲突者”闹得最凶:起哄,甚至向警察掷石块。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究竟哪出了问题?答案是:人们的心态出了问题,心理不和谐了。那么是什么导致人们心态不和谐、心态失调增多?无非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各种意外的不尽如人意频频光顾。从前在吃不饱饭的年代,能在“年三十”吃上一顿饺子就高兴得不得了,如今吃饱喝足了,反是幸福指数下降、痛苦指数趋升,真把人搞晕菜了。国际上正在迅速发展的“快乐经济学”也告诉我们,当人们的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收入就不再是强相关性的快乐影响因子,而公平与尊重、交往与友谊乃至自我实现就变得更加重要。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日本人的幸福、快乐感远不及南美洲一些穷国,西方八国集团无一进入幸福感排行榜前50名,太平洋住在草棚中的20万瓦努阿图穷岛民荣登全球幸福指数冠军的原因。

  事实证明,光有物质和金钱的满足不一定幸福,富人不见得比穷人活得快乐。以前常听有人讲:“只要经济搞上去了、票子增多了,社会就自然和谐了”。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怎么办?答案就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培育理性平和心态,克服仇恨的倾向,倡导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存在于组织和群体中,都生活在社会、集体里,国家中。这好比是一块砖,砌在墙体里会感到下挤上压,难受;但是砖离开墙,不“下挤上压”了,就可能被当作废品扔进垃圾箱。欲求和谐,就必须守规则、懂规矩,讲大局,讲法治,从心理和谐促社会和谐。对出现的矛盾总是,要多换位思考,反向思维,多宽容少计较,多谦让少争执,胸襟宽阔,大度雅量,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走出小我,走向大我,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多关心身外世界,多关注社会和谐。

  内心和谐要有阳光心态,让阳光把心照亮。“带我的温柔为你疗伤,一路为你送上,冬日暖阳,抚平你心中点点忧伤,一路为你擦亮,满天星光。”这脍炙人口、百唱不衰的歌词告诉人们,应当有个阳光心态,敞开心扉接受冬日暖阳。

  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力量,是人生的课题和使命,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品格和操守。一句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起步。”(隋喜文/当代北京史研究会副会长 原题:心态出了什么问题)

  2007年02月20日 07:30:01  来源:北京日报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27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