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公共资源被豪宅侵占

走四方
2010-06-28



瞭望2010026期封面:资本对名胜的追逐

  《瞭望》文章:资本对名胜的追逐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风景名胜区成了“唐僧肉”,商业化、城市化和私有化侵蚀风景名胜区的现象愈演愈烈,缺法律规范、重开发、轻保护的管理模式凸显风景区保护的困境。如何防止这种现象蔓延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旅游开发的名义下,我国风景名胜区正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认为,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错位开发,那些最精华、最优美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正成为城市闹市区、一般的旅游商业区,有的甚至成了权势和资本的附属品。

  公共资源在一些风景区成为私有者的“天堂”,临水而建的各处豪宅肢解了作为公众资源的城市景观。以莫愁湖为代表的湖泊成了城市的“洗脚盆”和临湖富豪的“私家花园”。杭州西湖岸线可谓是“黄金岸线”,但四十多家会所用会员制和高价门槛圈地独享,成为事实上的“私有化”。而云南大理洱海也正在遭受破坏性开发,极目望去,到处是林立的别墅群,成为风景名胜区“私有化”愈演愈烈的一个缩影。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无序开发风景名胜区的行为随处可见,包括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经营管理部门,都热衷于在保护区内大兴土木,甚至引入房地产开发。风景名胜区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性和独特作用,八达岭城市化使长城变成城墙,成为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南京中山陵地区除不断扩建的帝豪别墅外,环绕着中山陵,新的高档别墅项目不断诞生:山北有占地64万平方米的聚宝山庄别墅及公寓,东北方向是占地220万平方米的钟山高尔夫别墅及球场,再往东有占地78万平方米的马术场别墅及赛场,以及占地20万平方米的天泓山庄,南侧将由“韦陀巷”项目填补高档别墅的空白。这也成为风景名胜区管理困境的一个缩影。

  一些地方变相出让风景资源及其土地,使风景名胜区出现了扭曲的产业化定位,背离了公益的开发方向,走上危险道路。更为可怕的是,这一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风景区保护困境突围已迫在眉睫。□(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瞭望》文章:被鲸吞的“生存空间”

  “政策法规不过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能当真。”一位地方官员如此表白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古商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近10万平方米、380余栋明清古窨子屋建筑,静卧在湘西大山深处。当房地产开发商的推土机开到古建筑旁边时,这座被文物学者认为完整记录中国古代商业文明全过程的古城,行将走向消亡。

  这只是当前在中国内地上演的房地产开发追逐风景名胜的故事缩影。

  在不少城市,被文物界视为“珍宝”的历史文化古城景区,正面临开发过度危机。依托古城的品牌优势,房地产开发不断升温,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遭到商业化侵袭,一些核心景区外的古建筑遭到强拆,整体风貌受到破坏。

  在这股浪潮中,一些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成为牺牲品,有的倒在推土机下,有的被迫“减肥瘦身”。

  “要给历史名胜一点‘生存空间’!”有关专家发出呼吁。

  又是一场“生死”考验

  本刊记者在洪江古商城看到,核心区外的许多精美建筑已被夷为平地,在瓦砾堆上新建的楼盘和酒店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一段风景优美的沿河风光带被建成商业步行街,门面价格达每平方米1.6万多元,高出当地均价数倍。

  无独有偶。凤凰古城从被文物专家发现,到地方政府引入开发商进行旅游商业开发,也经历了一个“狂飙突进”的阶段。

  站在古城南华山上,本刊记者看到数栋钢筋水泥楼房居高临下,俯视着一大片深褐色的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而一些看上去古香古色的“老房子”,也只是现代“仿古建筑”。最能体现凤凰风情的吊脚楼,有一部分已被改建成钢筋水泥结构的民居,只在回龙潭附近尚留有10多栋老屋。

  凤凰县建设局负责人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凤凰人将祖传的老屋拆掉,重修成两三层的“家庭旅馆”;或随意洞开门面,加层盖房,越来越多的新式房屋穿插于古巷之间。

  沈从文墓地前方,原本是一段宁静的江堤,现在却被当地居民圈占,建起一栋体量巨大的宾馆,将墓地原本幽雅的环境完全破坏。

  这些曾经被视为“欠发达地区”的古城古镇,在享受旅游开发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面对一场“生死”考验。

  据文物部门初步普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城古镇古村408处,保存的古民居文物建筑9146栋,总建筑面积1200多万平方米。怀化市拥有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形态组合最丰富的古城古镇古树群落,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以洪江古商城、芷江受降城、黔阳古城、龙溪古镇、高椅古民居、通道古侗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中连片的古城古镇古村群落。

  文物专家和学者们日前在怀化把脉文化古城旅游开发时指出,古城保护需“形神兼备”,科学规划,勿让“利”字毁掉文脉。

  “地方政府应切实担负起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使命,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推动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罗哲文发出警告。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蔡道馨认为,古建筑虽然经历风雨,外表沧桑,但是只要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稍加修缮和维护,完全可以焕发出迷人魅力。现在不少地方对古建筑只注重开发,不注重科学保养,其生命周期将大大缩短。

  与这场开发浪潮相伴的,是文化遗产的“文化异化”。

  凤凰这座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小城”,正弥漫着进口啤酒和爆米花的味道。

  本刊记者日前在这里采访时看到,夜色中的古城喧闹无比;沱江边的古民居不少摇身变成了闹哄哄的酒吧,形形色色的游客在灯红酒绿的吊脚楼歇斯底里地大呼大唱。

  经营银器和扎染的张桂英老人说,随着古城旅游开发的加速,老街上的古旧味儿越来越淡了,由于租金水涨船高,商铺门面渐渐被外地资本占据,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店面,生意远远不如那些喧嚣的酒吧和饭店。

  凤凰的一位“蜡染大师”,祖宅就在古城老街上,前些年还在家中与天南地北的游客交流创作心得,出售一些自己创作的蜡染工艺品,如今却将老宅子租给了外地商人。

  “如果听任旅游开发热潮对古城文化遗产的损害,就将导致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而这正是古城作为文化遗产最有价值的部分。”专家提出忠告,“对地方政府来说,当一种经济目标被非理性夸大时,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更不仅仅是旅游业的。”

  历史文化名湖沦为“城市洗脚盆”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成为牺牲品,有的倒在推土机下,有的被迫“减肥瘦身”。

  “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花儿含羞笑,碧水也温柔……”上世纪80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莫愁之歌》,是对莫愁湖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可是,今天在莫愁湖边走,看到的是周边高楼大厦铁桶般“围剿”湖边风光的图景。站在湖畔高楼上向湖里望去,莫愁湖更像一个“城市洗脚盆”。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莫愁湖东岸是万科金色家园小区,共有12幢住宅楼临岸建造,最低的18层,最高的30层,基本封死了莫愁湖东岸。紧邻这12幢大楼的是“名湖雅居”小区的多幢高楼,位于莫愁湖东南方向,与“万科”连为一体,把莫愁湖的南面封闭了。这两个“豪宅区”离湖岸仅十多米远,小区和莫愁湖之间还有私开的小门,莫愁湖成为小区居民的“私家花园”。

  本刊记者注意到,在万科12幢高层楼的东边还有“新城逸境”“君国”等秦淮河沿线的高层楼盘。在莫愁湖的北面是多栋四五层的民宅,莫愁湖的西南边,隔开十多米的马路,高层建筑同样一幢接着一幢。

  不仅莫愁湖如此,当地其他的城市湖泊如玄武湖、乌龙潭、百家湖等也正在被高楼大厦和富人豪宅包围和侵占,如南京百家湖西岸的百家湖花园、文化名园等豪宅小区临湖而建,将环湖路拦腰截断,环湖路由一个圆圈变成了一个半圆,另一半成为别墅群和停车场。

  在莫愁湖边散步的一位老教授向本刊记者表示,如今的莫愁湖被开发商慢慢地侵吞,湖的面积只有原来的一半多。

  南京市园林局一位负责人说,众多高楼把莫愁湖围得“水泄不通”,很难看到昔日“水面荷花堤上柳”的美丽风景了。这是南京人的损失,也是城建规划的一大失误。

  莫愁湖是南京河西新城区唯一的综合性文化公园,也是市民心目中的“老字号”公园。莫愁湖公园规划定性为展示历史文化、古典建筑和为周边市民提供以城市休闲绿地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公园。规划提出“公园周边建筑现状宜不高于30米,以传统建筑形式为主或带有古典建筑元素符号”。然而,目前铁桶一般紧紧环围莫愁湖的高30层的建筑已经远远超过了30米,限高规划成一纸空文。

  “当时万科盖高楼时我们强烈反对过,但没有起到作用。”莫愁湖管委会李军说。

  对此,南京市规划局以没有时间为由谢绝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

  近年来,房地产掠夺式开发湖泊资源,“湖景房”经常成为小区楼盘的一个“卖点”,凡是“沾水”的楼盘都有巨大的增值空间,价格会相应高出很多。

  本刊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玄武湖、莫愁湖、月牙湖、百家湖等湖边均修建了休闲娱乐场所,不但建设中的泥沙随着雨水流到湖底,导致淤积抬高湖床,减少水容量,降低了自净能力,附近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更直接导致了湖泊水质的污染,水体80%已经富营养化。

  “一些历史名胜景区是完整的,但开发商在边上‘贴烧饼’破坏了景观。”南京市旅游园林局副局长穆耕林说,南京将起草旅游景区保护条例,把那些打着旅游旗号、搞房地产嫌疑的项目,明确列为不受欢迎的项目。

  国家级风景区建成了别墅群

  天目湖是江苏溧阳市国家4A级风景区,是江苏省重要的水利设施,更是难得的山水旅游资源。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房地产的发展,景区周边出现了大量的别墅,形成了多个别墅群,并出售给个人。

  据本刊记者现场调查,天目湖周边约有近千座大小不一的别墅,站在天目湖宾馆旁边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红绿相间,十分抢眼。

  距离湖岸几十米的“香樟名岸”别墅群这样自我描述:“地处天目湖太公山侧……项目占地250亩左右,由近百栋独立别墅,近百栋双拼、联排别墅及三百多套别墅式休闲公寓、三百多套精装修酒店式度假公寓组成。”

  涵田度假区的楼房站立在青绿色的湖岸山景中,好像一个“大补丁”。

  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遗憾地表示,“山水风景很好,但都被密集的别墅破坏了。”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称,大量的别墅和酒店产生的生活污染不仅糟蹋了植被、造成了湖水污染,还破坏了旅游环境,影响了旅游质量,原来的一类水变成了现在二三类水。大量的别墅房地产开发还产生了官商勾结与腐败行为。

  无独有偶。著名的千岛湖风景名胜区周边也存在着大量违规别墅。

  除此之外,在千岛湖边,几幢几十层高的大楼都贴上了玻璃幕墙。如此豪华的城市建筑突兀地耸立在自然风景之中,遮住了远处的青山。

  “这是绿城开发的喜来登大酒店以及绿城自己的产权式酒店公寓,也是千岛湖镇上看湖最好的地方,目前均价每平方米3.2万元。”售楼小姐把记者带到了样板房。从房间里往外看,湖面一片碧绿,小岛点点,一片通透。

  千岛湖的最佳观湖点就这样盖上了高楼,而湖周围则是更多的别墅群,有的正在建设,有的已经出售。

  天目湖和千岛湖违规建别墅的行为与国家有关政策发生了冲突。

  200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规定,“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区资源及其景区土地,也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度假区等。”

  2003年国土资源部(356)号文《关于加强土地供应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

  2004年10月1日,国务院(28)号文《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再次强调:继续禁止高档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等用地的审批。

  资料显示,天目湖和千岛湖周围的不少别墅用地是2005年甚至更晚时候出让的。本刊记者希望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解释,屡次碰壁。

  “政策法规不过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能当真。”浙江淳安县的一位官员说,该不该建和如何建别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说是“解决了看风景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被看的问题”。

  随着千岛湖开发力度的加大,目前绿城、滨江、开元等著名房地产公司和旅游公司纷纷进驻景区。

  天目湖和千岛湖的开发问题引起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纯粹的房地产项目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很多房地产项目便以旅游项目出现,但跟旅游系统没有关系。而我们在房地产开发上政策太宽,出现了失误和教训,现在都停了。”溧阳旅游局纪检组组长冷洁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财富。”冷洁说,天目湖将打造长三角的净水源,对过度的开发进行急刹车,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生态措施跟上去,弥补历史欠债和规划考虑不周问题。

  “天目湖是水库,是溧阳的饮用水源头。”溧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徐剑云说,从2006年起,凡涉及到水源地的土地和项目,已经挂牌卖出去的,甚至已建好的,政府都花大力气收回。周边农田退了3.5万亩,耕地1.5万亩,全部给予政府补偿,仅项目和土地回购就花了1亿元,去年全部加起来共3个亿。

  《瞭望》文章:高尔夫球场的疯狂

  本刊记者摸底调查发现,近两年,云南大理、弥勒、个旧、蒙自、泸西、建水、西双版纳、宜良、腾冲、安宁、瑞丽等地都建起或待建多块18~36洞的高尔夫球场、练习场。

  去年底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圣安德鲁斯(中国)草坪管理论坛”上,英国苏格兰爱姆伍德学院驻中国代表处执行董事雷萌透露,未来3年内,昆明将有55块球场投入使用,届时云南的高尔夫球场数量有望达到全国前5名,一跃成为国内高尔夫大省。

  本刊记者从云南省环保厅得到的消息称,从2004年开始,该部门未对任何一块高尔夫球场通过环评审批。

  本刊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这些已建、在建或待建的球场多数以旅游地产的配套项目名义进行建设,在最初规划中均冠以运动场、体育休闲设施等名目过关。

  据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生态修复研究所所长段昌群教授介绍,高尔夫球场是高耗水项目,球场里植被结构单一,保水能力很弱,大量建设对宝贵水资源的消耗在所难免,甚至改变区域内的生态水文状况;球场占用大量土地且对原有景观产生很大改变;养护草坪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各类化学用品多达几十种,若渗漏到土壤中会随地表径流污染水环境;农民土地被占用后,不得不在相关区域进行更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土地,带来新的生态破坏或污染。

  据了解,多数高尔夫球场建在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它们往往也是环境敏感区。

  丽江玉龙雪山高尔夫球场地处海拔3100米的高原之上,属于丽江古城上游水源区域,球场面积约2000亩;建得较早的昆明春城高尔夫球场坐落于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畔,球场分为山景和湖景,并伴有五星级酒店和90幢别墅;新建的腾冲火山国际高尔夫球场选址在腾冲县大牛场草场,该草场约2万亩,与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北海湿地相连。

  1993年-2009年,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关于开展高尔夫球场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等,对高尔夫球场建设进行了严格规定和禁止。

  “但高尔夫球场项目却有增无减,规章制度落实打了折扣。”云南当地一位律师对本刊记者说。

  高尔夫运动消费昂贵,一套球杆和品牌服装分别要几千元、上万元,每次打球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普通群众难以承受,这使得风景区等公共资源成为富人的独享资源。不少球场有一半时间闲置,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

  “打球者中党政官员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球场工作人员透露。(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瞭望》文章:“情人湖”不见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2003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拿出全市最好的洱海公园附近的地域进行开发建设,把优美的“情人湖”大部分水域填埋,建成别墅区。

  本刊记者看到,“洱海天域”五星级酒店、别墅区和风情商业街占地260多亩,距离洱海仅有10多米的距离。

  “当时政府说要建设环海路和南排污干渠,大家认为是保护洱海的有效手段,一致赞成。没想到2008年‘情人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别墅。”当地一位市民说,“这样的行为伤害了市民的感情,为保护洱海实施的退塘还湖、退耕还林、退房还湿地的‘三退三还’还有什么意义?”

  与此同时,在滇池边开建的彩云湾度假中心项目经媒体曝光后也引起了各界关注。

  为保护滇池奔走了四十多年的昆明市海口镇村民张正祥说,这个项目处于生态脆弱的滇池核心区,现已破坏了滇池面山,而且在原本生态脆弱的滇池核心区修建地产项目,会影响地下水,甚至因建筑物承重问题阻断地下暗河。

  据昆明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这个项目总投资4.9亿元,占地面积约213万平方米,包括生态湿地、精品酒店、会所、分时度假公园等,准备建设的别墅区和高尔夫球场都紧挨着滇池。

  而此时,相隔一公里的浪泥湾村正在大规模实施“三退三还”。为了保护滇池,这个湖边村落的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搬离了自己的家园。

  “围湖建别墅、高尔夫球场等侵占了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不可挽回。”大理苍山洱海保护与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侯明明说,洱海等高原湖泊受汇水流域的影响较大,湖泊面积小,水体置换周期长,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湿地的湖滨带本是承接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染的最初受纳体,可提供区域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源。围湖建房打地桩,还会破坏地下水网体系,可能危害整个高原断陷湖泊生态系统。

  云南圣元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冰说,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划法、水法、国土法、森林法、滇池保护条例和洱海保护条例等规定,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

  “洱海公园和滇池面山都属于保护区,不能任意新建与保护无关的项目;不得在滇池面山爆破、开山、开荒,建设住宅小区和其他建筑物。这些法律法规在项目引进和建设中,无人执行。”

  昆明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滇池边彩云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云南大学编制。去年9月22日,昆明市环保局组织召开评审会,会上专家提出,根据“四退三还一护”及滇池保护治理要求,项目选址紧邻滇池存在一定问题。后来市领导要求暂缓对滇池周边项目的审批。本刊记者走访时却仍然看到几辆工程车往返工地,有人在铺设水管。一名工人说,“公司让先搞着绿化。开工只是迟早的事。”(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1642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