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行笔录2004年3月14日

弄潮儿
2004-03-16
唐代古刹风,悠悠古道情,寂静竹海隐,绵延清溪音,遍迹茶海艳,蜿蜒群山景。
江南第一山--径山,位于杭州西北50公里老余杭境内,有两小径盘旋直上天目山,故名径山。自古就有"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的美名。
2004年3月14日,跟随着"一起游"的驴队,偶再次狂潮涌动,心血来潮;溯溪,攀岩,登山,观庙,徒步,层层显现;过隐!
36路余杭转径山寺中巴达目地;一座山门迎面而立,“江南第一山”“径山”梁字,历历在目。
顺清溪流淌上山,绕唐代古道,枯叶归根,野草青青,飘花飞瓣,竹风点点;碎溪依附着崖层贴路而过,逆风缕缕。N时后,古道绝迹,跨溪床而上;苔藓贴附于岩面,褐绿斑斑;打滑是免不了的事。
印象中:
一处土坡坍塌;偶由“水朝风隐”的帮忙,由坠溪小瀑过了这一关,在此谢过。“小毛”翻山上了溪床头,为首等候;“CPU”滑下了坍塌坡,幸运聚队;大多数的驴子则是一个连一个在人链的索行步中滑下土坡,可以说是径山行难度颇大的一段;滑的利落,乐的开怀。
两处碎石叠垒,除了坡度较大,手脚并用,小心碎石松动,也可过关。
三处涟溪过桥,桥是盘山公路跨溪的路道,绕过桥底溪床有进洞穴阴凉的触感。很舒欣,但要注意桥洞溪边的巨刺,有了柴刀便可顺势过关。
寻溪床头尾,溪床头为公路,两旁竹海相随,前后同景,每株竹茎写有地名,应是用于分辩方向之用。延公路一路走至有数颗盘松的转弯口,另有一茶厂,往右侧黄泥竹林小道上山,“阿辉,小耳朵,偶,一位JJ,还有一个GG,叫什么一时也不记得了,不过言谈中提过他们昨日游历的历史,昨天一定刚爬过山,今日应该是忍不住再度出来了。渐渐地同大部队拉开了距离,过眼滑竹小道,绕道上坡,“阿辉”加速一路狂走直奔,距离不可相拉太大,偶也只得紧跟,直至“小耳朵,及那位JJ,GG”慢下了速度,偶才由后绕上加速跟上了“阿辉”,站于茶园转弯口,两人缓了一会儿。同“小耳朵”她们聚合,一时同其谈起了,一个传言“蓝白色小花开的最旺的地方,往往是死人最多的地方”,随手捡了支树根,称“蚂蚁上树”,留影;驴队未到,发个短“阿哈!上来了吗!”没反映。向后狂喊了几声,NO ANSWER;只觉风萧萧,竹飘飘兮!
无奈“阿辉”调头没了影;高山茶景,成梯成层,鸟瞰茶园构架,形成了让人叫绝的“七巧板”架图,赤阳艳射于茶山,金光灿灿;唯一的不足,茶叶枯黄棕老,大刹风景。
N时的观望,许久许久,至到大伙指引着前峰,口诉着“这应该就是径山顶吧!”
竹海口,露出了“老吴”的身影,大部队开始再度进发,踏着松软的茶园小道,一切的松软都显现出土坡的肥沃,茶园深处有一座石屋,屋顶有些破漏,屋内有一张桌子,两处竹篱笆床铺,也许只能算是床铺吧!因为一辅灰尘成堆颇厚,一辅干草成堆杂集于一侧,看的出已经很久没人住了,不过在折回的路中,“白老干”的看法也觉的可以十几人在此露营,做为一时的义站相信应该不成问题的;绕过所谓的义站,一口气转弯再次上茶道上山,狂奔“云霄顶”,由“老吴”指引,对山即是“摇头山(石)”,由于山体看似底,实略高,行于此,上则上,上再上,直上还需再上,无奈叫前人摇头,故而得此名。
“云霄顶”一览众山小,不亏有云霄之称。
茶园绵延,山脉歧曲,“一起游”的旗帜高高飘扬,群驴乱舞激情泄露在满山遍野的翠绿中映衬着艳阳如花似帛,相互映射。“水朝风隐”的探路,证实了“云霄顶”的坡峰,也引领了下山茶园的第一步,一路的下坡,一路的急速,一路的急刹车,同行,同“小耳朵”的跳步,一路奔出茶园,跑出竹海,茶厂的指示牌再度映入眼睑。
延指示牌,入村,村犬相喉,白花飘渺的大树,依路而艳,叫不出名字,棕黄粉墙,“不入二门”的字样,感捂出唐代古刹“径山寺”的界境。
据史料记载“古刹径山圣万禅寺建于唐代,南宋时为江南五寺十刹之首,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径山寺原属"牛头宗",南宋兴临济宗,日本僧人参谒者众,因此为临济宗传入日本之源。”
翻墙,内门还有一门,晕倒!前方转弯大米售票口;
寺正门有双狮石蹲,门墙写有“唐代古刹”,正前方有一石墙,上雕九龙戏珠图,九龙戏珠势态各异,栩栩芦笙;一时缓了许久,细细观摩。不过前方的竹海让人更觉空阔旷野,只是一旁的茶摊,多少让人觉的好不自在--“吵”。
左侧上石阶,有一处钟楼,乃是余杭县时期的古文物,门窗紧闭,不过外观依旧,向后可以鸟瞰“径山寺”全景,再往里是几处得道法师的墓地;也许是几年来寺庙游历的太多,偶没进“径山寺”,只是一个人立于钟楼边,鸟瞰了一下,并折回了。
九龙戏珠墙往左即是下山古道,道边有御碑亭,亭内有一龙龟基石,碑上刻有“ 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两个小女孩骑于龙龟背上哼唱着歌谣。对于“白老干”劝言“你们这样子对佛主不敬”,马上辙了下来,碑背面有古文摩刻。碑顶有崖石一堆,不知是否有其它的喻意???后方的山崖上刻有“空即色”的佛语。龙龟前有捐款箱一个,一时扔进了几个埂币,心到即到,心诚则灵,这才发现龙龟的鼻子被凿了一块,也罢!
寺前完结了“全家福”,14:20多,时辰尚早,通过提议,驴群再次迁移,探寻皇帝当年所坐之路石;往右过石阶路,再进竹海,数十分钟群山环境处一块路石横于一侧,型似靠椅,这就是传说中皇家坐过的路石,众驴个个轮坐了一会儿,虽然平垣但也生硬,偶觉的还是一旁的山峦风光无限。
相约15:30分的余杭公车已一步步渐渐到来。驴队开始加速下山,一路的古道,一路的石阶路,没什么难度,“小耳朵”更是一路的超前,不过驴队还是一分为三,其间也传来了“天下第一刀”扭脚的恶号。所幸的事,都下来了。
山下是一片村庄,村里的屋墙写满了标语,有文革时期的标语,也有有关“径山”的宣传语,村内逛逛,有溪为伴,有桥相随,桥廊已塌,荒草依旧,韵味十足。举着“一起游”的大旗,转了许久,“阿哈”到了,大旗收了,车轮滚了,心也静了。
车内:
“累吗!”
“还好!”
“你一定没问题的!”
“还行!”
“强度不大!”
“有难度的!”
“累!”
“还早呢!”
“真快!”
“算快了!”
“很有劲!”
“不错!”
“好!”
“过瘾!”
“下次还来!”
“还来!”
“来!”
“当然!”
哈哈哈!呵呵呵!唏唏唏!......

[ Last edited by 弄潮儿 on 2004-3-17 at 11:04 ]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674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