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10大驴友皇帝太监圣人都爱驴行

阿哈
2009-09-06
       1、杜环

       《经行记》作者。唐中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o《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o生平不详。天宝十载(751)?o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与大食军战於怛逻斯 (今苏联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o唐军大败?o被俘甚众?o杜环从军在营?o被俘往亚俱罗(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库法)?o後於宝应元年(762)附商船回到 广州。著《经行记》?o记述其在被俘时期的经历及见闻。
  
       杜环是一万余唐军俘虏中的一员,他是作为随军书记官参与怛罗斯战役的。杜环在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等大食境内游历、居住有十多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有 据可考的第一个到过摩洛哥的人。在当时的阿拔斯王朝的大城市里,他不但发现那里已有来自中国的绫绢机杼,还亲眼目睹一些中国工匠(金银匠、画匠及纺织技术 人员)在当地工作,例如京兆人樊淑、刘??为“汉匠起作画者”,河东人乐陵、吕礼为“织络者”。
  
       《经行记》原书久佚?o惟杜佑於《通典》卷一百九十三《边防典》摘引数段?o杜佑在这部分的“西戎总序”里说:“族子环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宝十载 至西海,宝应初,因贾商船舶自广州而回,著《经行记》。”《太平御览》?p《太平寰宇记》?p《通志》?p《文献通考》均有转引。这些残存文字是记述 8世纪中叶前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西亚?p中亚各国情况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所记有拔汗那国(今苏联乌兹别克费尔干纳)?p康国(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 罕)?p师子国(今斯里兰卡)?p拂?H国?p摩国(今地未详)?p波斯国(今伊朗)?p碎叶(今苏联吉尔吉斯托克马克西南)?p石国(今苏联乌兹别克塔 什干附近)?p大食?p朱禄国(末禄国?o今苏联土库曼马里)?p苫国(今叙利亚)等国?o包括今中亚及西亚各地。文中记载了唐朝被俘流落在大食国都亚俱 罗的工匠有金银匠?p画匠?p绫绢织工?p造纸匠等?o反映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西传。其对伊斯兰教的记述至为简要正确。有关大秦法?p寻寻法的记载也是重 要的宗教史资料。
  
       杜环在中亚、西亚乃至北非等阿拉伯帝国境内游历、居住了十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到过摩洛哥的人。他对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兰教记载到“一日五 时礼天,食肉作斋,以杀生为功德。……又有礼堂,容数万人,每七日,王出礼拜,为众说法,曰:‘人生甚难,天道不易,奸非劫窃,细行谩言,安己危人,欺贫 虐贱,有一于此,罪莫大焉。凡有征战,为敌所戮,必得升天。杀其敌人,获福无量’”“其大食法者,以弟子亲戚而作判典,纵有微过,不至相累。不食猪狗驴马 等肉,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真主安拉)而已。”阿拉伯的繁荣经济也给杜环流下了深刻印象“郛郭之内,里?\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 辐辏,万货丰贱,锦秀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驴骡,充于街巷。”“琉璃器皿,瑜石瓶钵,盖不可数算。梗米白面不异中华。”他曾到过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 国),据他记载;“拂?H国在苫国西,隔山数千里,亦曰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数十里。胜兵约有 百万,常与大食相御。……”“其大秦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血。”公元762年,杜环结束了其游历生涯,随商船在广州登岸,回到了中国。


       2、张骞,汉族,字子文,汉中郡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前138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 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 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 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与李 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公 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 访长安.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 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 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张骞已经完成了探索中亚的史诗般的功业。他两次启程前往边远的西域,第一次在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在公元前119年。在进行这些冒险行动时期,他在匈奴 度过了几年囚犯生活;他观察了印度北部的生活状况;他注意到在大夏有中国货;他派代表远至粟特,甚至安息。由于一次历史的意外,在大夏消除了希腊的主要影 响后,张骞访问了那些地区;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如果他早几十年来到那里,并亲眼目睹希腊世界的活生生的文明,中国的文化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并不是推 测:张骞及时地报道了与西北诸国往来的可能性;他暗示了与那些地区通商的潜在价值。他还指出了与象中国那样反匈奴的其他民族结盟的好处。

   3、汪大渊 字焕章,南昌人。元代民间航海家、旅游家。 

       汪大渊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怀有大志,欲效法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考察风俗,记载物产。 

       至顺元年(1330),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来到南方最大的商港福建泉州,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他首次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几十国,渡地中海出红海,横渡印度洋,前后历时五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又进行第二次远航,历时两年回到泉州。 

       汪大渊广见博闻,沿途作有详细记录,并作古体诗百韵,至正九年(1349)整理编成《岛夷志》,为中国古代航海家亲历而手记之始。汪大渊回到南昌后改成《岛夷志略》印行。 

       《岛夷志略》分为一百条,涉及国家和地区二百二十多处,史料的真实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超过历代官、私著述,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及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价值。西方许多学者研究此书,并译成多种文字。在汪大渊到澳洲近二百年之后,欧洲人才知道有这一大陆。

4、钱泳

       钱泳原名鹤,字立群,号梅溪居士,无锡人。生于1759,卒于1844,享年85岁。钱泳出身于名门望族却不事科举,这到底是因为家里有钱,不用稻粱谋, 还是因为个性使然,已无史料可查。这在今天也有点不可思议。这就像现在的孩子能考大学却执意不考。也许正因为如此,钱泳才会行万路里,读万卷书,不人云亦 云,也才会年过八秩仍著述不辍,身后留名史册,为我们无锡人世代引以为骄傲。 

       读明清笔记,怎么也绕不开钱泳的《履园丛话》。这本古代笔记以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笔流畅而著称。全书分24卷,涉及典章制度、天文地理、金石考古、文 物书画、诗词小说、社会异闻、人物轶事、风俗民情、警世格言、笑话梦幻、鬼神精怪等许多方面,堪称包罗万象,蔚为大观。钱泳晚年潜居履园,“于灌园之暇, 就耳目所睹闻,自为笺记”,自谦其为“遣愁索笑之笔”。他自序《履园丛话》,是清道光十八年七月,时年八十。 

       说钱泳退隐归里,是指他年方弱冠即离家远行,长年游幕异乡,足迹遍及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省,五十年后才回归故里,过起隐居 生活来。通常读书人所说的退隐,是指做官的年老多病,做不了官了,回家颐养天年;或者是耿直气盛,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还自问胡不归;而钱泳的退隐 与这些人不同,因为钱泳一辈子没做过官,甚至从未考过举人进士,故比之于做官的退出官场,更像武林人退出江湖。钱泳是清代著名学者,生前精通金石碑版之 学,尤善篆书。即便到了二三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墨宝亦随处可见;如扬州的明月楼,常熟的钱牧斋墓,不一而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出自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说>>中,这句话已经成为众多驴友的座右铭或者人生目标,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旅游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5、徐霞客

       徐霞客是中国明代(公元1368-1641)末年的旅行家、地理学家。1587年1月5日,他出生于中国东部江苏省江阴市。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衰弱, 资本主义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视考察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顺应时代的潮流,走上了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
        
       徐霞客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喜好奇书。长大后,徐霞客一反传统,他不参加科举考试,不入仕途,不追求功名利禄,21岁开始出游,30多年间历经艰险,他的 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考察了许多名胜古迹,山川源流,风土文物。他在考察中坚持徒步,很少骑马和坐船,使他更能深入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和深山大野。考察 时,他随时记录,描写。他的记录都是以日记的方式写下来的,十分详细地记载了他每日的行程和观察所得,有时也包括他对一个地区特点的论述、评论。他有敏锐 的观察力,更有不怕一切艰险的精神。有人描写说他攀援登高时象一只猴子,探索洞穴时象一条蛇。特别是他写得一手好的散文,描写自然景物逼真生动,富有感染 力,记述各种地理现象,又有精确简明、刻画入微的特点。正是这个原因,他的野外考察记录,才受到一些人的重视,作为文学读物,争相传抄。他去世之后,人们 把他的记录加以整理,编定成册,定名为《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部日记体裁的地理名著,后来逐渐发展成手抄本和刻印本30余种,共62万多字,包括名山游记、西南游记、专题论文和诗文,描述的内容涉及 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尤以地貌、水文、植物等内容为多,也是最富有地理价值的部分。它是世界 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
         
       徐霞客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成就有:对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布和各地间的差异,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类型及成因,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中国西南的广 西、贵州、云南三省区,是世界上最广大的石灰岩地貌区城之一,他在那里亲自考察的洞穴就有270多个,而且一般都有方向、高度、宽度、深度的记载。令人惊 讶的是,300多年前的他对那些洞穴的描述与现代地理学家用科学方法绘制的内部平面图和外部的描述很是相似,以至他的描述至今仍可作为对照研究的参考。他 对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超越前人的贡献,为他成为中国和世界上广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先驱奠定了基础。
        
       徐霞客在《游记》中记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态品种,明确提出了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影响。
        
       他还纠正了在他以前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最早对地热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1640年,徐霞客回到家乡,由于过度劳苦,他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回家不到一年,就在病中与世长辞,享年只有56岁。

       6、玄奘,鉴真

       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宗教旅行,莫过于玄奘的西游和鉴真的东渡。他们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和东方,同时也把西方和东方的文化介绍到中国。玄奘于公元627年 从长安出发,经新疆、中亚、历经险阻于628年夏末到达天竺即现印度的西北部,他在那里游历佛教圣迹,调查中国的物产传进印度的经过。玄奘用5年时间研究 佛学理论,钻研婆罗门教经典以及印度方言,于645年带着657部梵文佛教书籍,经由西域回到长安,完成了世界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宗教旅行。次年由其弟子笔 录写成一部《大唐西域记》,以生动流畅的文笔,叙述了玄奘耳闻目睹的138个国家的风俗、信仰、生活情况。近百年来这部著作已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国文 字,介绍到全世界。玄奘还把中国的《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在西安大雁塔大慈恩寺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玄奘遗像和他那些博 大精深的译著作。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根据玄奘西行取经的史实演绎写成的。与玄奘相似的另一次宗教旅行是唐代高僧鉴真于天宝元年东渡日本,他把盛 唐文化全面介绍给日本,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书法、工艺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鉴真曾参与了日本唐招提寺的规划兴建工作,该建筑结构精巧、 气势宏伟,体现了唐朝的建筑风格。至今,唐招提寺不仅是中日友谊的象征,也是中外游客共同向往的地方。
  
       到寺庙中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观光。寺庙被人们称为“佛门圣地”,旅游者进入寺庙后的言谈举止要格外注意。一是对寺庙中僧、尼应尊称为法师、禅师或师 傅,对住持则应称之为长老或方丈;喇嘛庙中的僧人应称为喇嘛。切不可称其为“和尚”或带有侮辱性的称谓。二是与僧人会面时要注意礼节,要郑重施礼,常见的 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或单手掌竖于胸前并微微曲身低头;切忌与僧、尼握手拥抱,更不能去摸僧尼头部。三是与僧尼交谈不要说不该说的话,杀戮和婚恋之类的言语 都是佛家大忌。四是不要在寺庙庵观大声喧哗或随意走动,如遇佛事活动则应一旁静候默立或悄悄走开,切忌对佛像、僧尼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更不可在佛像或佛 龛上乱摸、乱画或乱刻。

   7、司马迁

       司马迁是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不朽历史巨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且“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能写出这么一本书与他一生游历有着密切关系。
  
       据司马迁自己介绍,他“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阙九疑,浮於沅湘”,以后又曾“西至空同,北过涿鹿,东渐於海。。。”,游踪遍及大江南北,长城 内外。他以博大精深的学识,融祖国山川灵秀于《史记》,以雄肆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气象万千的锦绣江山和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您要认真读读《史记》,就能体 会到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识。
  
       司马迁的父亲做过太史令,从小对司马迁的影响很大,司马迁从小就立下志向要子承父业,著书写史 ,自从司马迁立下这一志向,就发奋苦读。为了更好的了解各地的写好史书,必须到实地去考察,于是司马迁亲自到名山大川和历史胜地去考察,去熟悉那些要写的 历史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地理背景和社会环境,去访问还健在的历史人物及他们的家人,朋友和有关人员,去搜集官方书挡中不予记载的,但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民间对 历史人物的评论和传说。司马迁这个想法颇具前瞻性。这种重视民间史料和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早已成为史学界的传统,并对当今历史学家有着很大影响。唐德刚教 授当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搞的那个口述历史项目就是继承了这一传统。
       
       司马迁出门旅游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也不像现在国内干部专拣风景名胜打着开会名义行游山玩水之实。他是实打实借着游历的机会做学问,在实地考察中检验书本 上的知识正确与否,搜集历史材料著书立说。因此,他的旅游计划得到老爹司马谈的赞同和支持。就这样,他在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元朔三年)开始了他的全国 性大游历。

       这次游历他都去哪了?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交待:大致路线是“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阙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 子之遗风,乡射邹峰,困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您要是拿地图一对照,一准认为司马迁走了不少冤枉路。事实上,他的旅游路线的确曾经遭到人们的质疑。清末民初有个爱较真儿的学者叫王国维的,在其所著《太 史公行年考》里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说,“考《自序》所记,亦不尽以游之先后为次。其次,当先浮沅,湘,阙九疑,然后上会稽,探禹穴;自是北涉汶,泗,过 楚及梁而归。否则,既东复西,又折而之东北,殆无是理。”看来,王国维的分析颇中肯綮。

       读书不能读死书。我觉得,司马迁将其旅游路线上的地名如此排列,是因为行文的方便,大可不必拘泥。您想想啊,司马迁是自费旅游,家里也不是忒有钱,这从他 后来在李陵案中获罪而不能出钱自赎便可证明。太史令的工资不是很高,也不是什么油水大的肥缺,靠自己那点积蓄出门旅游,能不好好算计吗?再说了,司马迁年 纪轻轻的,那年刚刚二十岁,决不会有老年痴呆症,在重大问题上犯糊涂。再说了,古时候人们写文章爱讲究对仗工整,合辙押韵,司马迁也不例外。反正这些地方 都去过,谁知道你们这帮后人那么讲究排名啊?懂了这层道理,我们用不认真的态度对待司马迁这段话反倒是认真对待历史了。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司马迁在这次旅游中都光顾了哪些名胜古迹?有没有必要请旅游局搞旅游线路规划的同志们弄出一条司马迁之旅来多吸引点儿游客?咱是不是放假抽空也踏着司马迁的足迹游上一圈呢?值不值得,咱先跟着司马迁在书上走一圈就知道了。

       司马迁从长安出发,第一个目标是奔着屈原的老家去的。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自不待言。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对汉赋的兴起和发展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作 为一个文学青年,司马迁对屈原那丰富的想象力,驱雷电,驾龙凤,遨游于天地之间的浪漫形象心驰神往。屈原文采绚烂的诗歌,刚直不阿的人格和怀才不遇的命运 对司马迁产生过宿命般的影响,我们从《史记》的文采和他对历史人物的臧否及其晚年忍辱著史,便可看到二人之间诸多的相似性。怪不得鲁迅将《史记》评论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凭吊屈原,很早就成为司马迁的夙愿。所以,他一出门儿,就先奔楚国而来。

       司马迁自长安出发向东南,出武关(今陕西省丹凤附近),经南阳(今河南南阳),南渡汉水,取道南郡(今湖北江陵),在此处越过长江,抵达长沙北面的古罗 城。在这里,司马迁瞻拜了屈原“所自沉渊”之处。波涛汹涌的汨罗江依旧波涛汹涌,念及屈原对楚国的一腔热血和忠贞,竟为谗佞诋毁,致使“黄钟毁弃,瓦釜雷 鸣。”身为屈原粉丝的司马迁不禁触景生情,“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的不幸遭遇使司马迁临江怆然流涕。

       辞别汨罗江,司马迁南下长沙,前往凭吊他心目中的另一位英雄—西汉政论家贾谊的遗迹。说起贾谊,所有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无不把他当成学习的好榜样。贾谊少年 得志,二十多岁就当了博士,得到汉文帝的越级提拔,没本事行吗?“是时贾生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人,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 出,诸生以为能,不及也”。贾谊曾向汉文帝提出许多政治建议,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匈奴,实行重商政策。按说,在搞改革开放的当时来说是用得着的人才。 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很快和当朝权贵周勃,灌婴等人发生冲突,您说汉文帝能不站在辅佐他上台的老臣一边吗?结果,贾谊被贬谪长沙,给长沙王当家教。

       刚来长沙,贾谊的心情很消沉,在渡湘水时,想起屈原,作了一首吊屈原赋,发牢骚。后来,想开了,齐生死,齐贵贱,淡然处世,得以善终。屈贾二人对待逆境的 不同处理方式,使司马迁对人生又多了一层感悟。因此,他在《屈原贾生列传》里写道,以前读屈原的《离骚》等作品,感到很悲伤,到了汨罗江,还为屈原哭鼻 子。后来读了贾谊的吊屈原赋,才知道屈原不投江的话,可能还有另外的活法儿。再读贾谊的《服鸟赋》,看到他“同生死,轻去就”的坦然,自己一下子也找不着 北了。人生就是这么复杂,年轻人咋能一下子看透呢。看几本书,听几个人的故事,就想悟出人生哲理这门大学问,没门儿!

       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与他年轻时的这些游历是分不开的,这也难怪现在很多高校都把旅游和历史专业放在同一个学院,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

8、郑和

       郑和原本姓马名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镇)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

       郑和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章,追封为咸阳王;曾祖父伯颜(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 年)任中书平章,曾祖母马氏,祖父米的纳哈只,祖母温氏。父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阳候,母温氏。族人自称咸阳世家。米里金生马三宝,袭封滇阳候。马姓 是汉化的阿拉伯语“Mahmud”。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 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 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1405年7月11日?v明永乐三年?w明成祖命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 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 年?v明宣德8年?w,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 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下‘西 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 称为涨海。

       郑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外交通商使命,南洋等地的人民一直纪念这位和平友好的使者,在一些城市里,至今还保有纪念郑和的寺庙和胜迹。郑和七次远航是世界航海 史上的壮举。欧洲航海家哥伦布、华哥达•伽马的海上活动,都比郑和晚得多,他们几次航行,人数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120吨。在航 程、规模、组织等方面,郑和都超过这几个欧洲航海家。

   9、乾隆作为皇帝,纵有家国大事万千,亦六下江南,可见其对旅游的热衷,尤其是对江南文化的追慕,同时也正是这些旅途造就了清朝的康乾盛世!

       说起乾隆南巡,从官方的史籍到民间的野史中,都有许多描述:或是说他修筑堤堰,功泽千秋;或说他把国家大事都扔给手下大臣,自己迷恋在江南美景中;或说他风流成性,挥霍无度……总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康熙第一次南巡主要是为了视察水利,乾隆也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 

       第一次南巡时,乾隆来到洪泽湖,视察水利工程,他了解到高家堰与蒋家坝之间的黄河大堤只有三座大坝,每年到了夏秋两季,洪泽湖水位上涨,由于排泄不畅,很容易发生水灾。河道总督高斌提了一个方案,建议再增加两座坝,乾隆接受了这个意见。 

       这样,高家堰就共有了五座水坝,分别被命名为“仁”、“义”、“智”、“礼”、“信”。每当洪泽湖水位上涨时,根据水势情况,五座大坝可以及时分别调节水的流速和流量,非常有效地保证了大堤和下游的安全。 

       乾隆南巡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笼络人心。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 

       乾隆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 

       在南巡途中,乾隆一方面多次在各地的孔庙行礼,另一方面对前来拜见的文人士子,他亲自命题考试。他出的不少考题,摆脱了科举考试的八股陋习而注重实际应 用。如浙江省大修海塘,他就以《海塘得失策》为题。取得一等成绩的考生,立即授予官职,这样就选拔了许多实用的人才。 

       由于江南一带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给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官办学府增加名额。《四库全书》告成后,他个人掏腰包让人抄录了三份,藏于扬州 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并命令地方官吏允许学子们拿出来抄录传看。这些举措,对江浙一带的文化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乾隆南巡,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饱览山川美景。所以他六次南巡每次都带画师随行,将喜爱的江南景色摹绘成图,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仿建。 

       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和苏州的狮子林,这江南的四大名园后来都在圆明园中一一重新造了一座。 

       杭州的雷锋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西湖十景,更是实景仿制,连景点的名称都原样照搬。 

       苏州的狮子林乾隆特别喜爱,于是又在避暑山庄仿建一所。搬进避暑山庄的,还有镇江的金山寺、嘉兴的烟雨楼和仿宁波天一阁而建的文津阁、仿无锡的双湖夹镜等多处江南名胜。 

       “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这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写下的诗句,他连做梦都在回味下江南时的情景,充满了无限眷恋。

       民间传说乾隆喜欢江南美女,每次南巡时少不了寻花问柳。所以皇后天天和他吵闹,乾隆一气之下,将皇后遣送回京。乾隆第四次南巡时,将皇后遣送回京确有其事,这在乾隆三十年《春季档》中就有记载。
同时,我们要看到,乾隆南巡耗资巨大,六次南巡,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康乾盛世”的奢华美景,此后,大清王朝开始一步步地走向衰落。到了乾隆晚年,他才完全 认识到南巡的错误。在《清史稿》的《吴熊光传》中,记载了乾隆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 事。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历史上早有记载,这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人的旅游观念更是影响深远,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旅游观对于中国人民的旅游活动产生了至巨至深的影响。就一个民族的普遍心理而言,中国人有着安土重迁,不喜远游崇尚近游的思想。这可从 中国民间的俗语"好出门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看景不如听景"中反映出来。这是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内倾民族性格特征多 少地阻抑了中国人旅游的动机,它发源于儒家。从孔子思想体系的总体来看,"仁"贯穿其中,成为联结各个范畴的媒介,同时,又是各个范畴和言行的总纲。而从 宗族血缘关系来看,孝悌是为仁之本,提倡孝悌,注意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孔子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孔子曾经要求做儿子的做到"父母在,不远 游,游必有方。"<<礼记>>上也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一举足 而不敢忘父母……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形殆。"儒家之提倡近游,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非正常死亡和伤残现象,从而实现其"老者安之,少者怀 之"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仁政思想。

       这种近游观的出现,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在生产水平尚很低下的时代,劳动力很宝贵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吻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近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当时无疑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儒家主张和看重近游,是因为这种短途旅游既可达到健康身心和陶冶性情的目的,又可和家人同享天伦之乐。然而儒家并不是无条件反对远游。按孔子的表述分析, 父母去世后,儿子远游自然不在限制之列。因为儒家学说以重人伦为核心。父母在世之日,儿子久游不归,一则令父母担忧;二则儿子也不能对父母尽关心赡养的义 务。孔子只是要求做儿子的出门之前必须制订好游览计划,把游览路线、时间、何时归来这类情况告诉父母,使父母心中有数。同时,孔子也十分重视远游的作用, 把它视为扩大阅历,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重要途径。

       《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对于为他而纷至沓来的客人的欢迎词,也是对当时人际交往频繁,旅游之 兴盛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良性指导。孔子还将游览视作个体人格发展的理想之路,他认为只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君 子。所以儒家认为"志在四方"是男子汉应有的抱负和基本的形象特征。这用意很清楚,他们给所有的人规划了两种自我实现的途径:当孝子或当忠臣。为家庭或为 国家。前者的奋斗目标在于使家庭幸福,后者的奋斗目标却是为国家太平。由于儒家阳刚进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是身在庙堂之上,即一心想参政,因此,在儒家 学说中,为父母做牺牲和为君国做牺牲,都属于仁人志士。明乎此,我们就容易理解在中国旅游史上为什么近游理论较远游理论同样发达,探险旅游同怡情旅游一样 受我国人民的重视。 

       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旅游文化,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创了儒家人本主义的"比德说"旅游观。他将山水与不同思想修 养、气质特点、个性品格紧密联系起来,使山水人格化、气质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都可以赋予山水;而且人可以通过游览山水达到娱乐、长寿的目的。与孔子开 创的注意道德价值的旅游观--"比德说"相左的,是老庄开创的注重个性情感的旅游观--"情感说"。与儒家同时代生衍,并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状态, 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道家思想,以其"清静无为"的消极出世态度书写了另一种逍遥自在的去追求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审美文化。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驴友”,非“孔子”莫属!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52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