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旅行是一种病关于旅行的思考

走四方
2013-06-09

旅行是一种“病”:研究发现,跑步的时候人体会分泌多巴胺。很多人对喜欢长跑的人感觉不可思议。其实跑步的人就像轻度吸毒一样感觉很爽。旅行也一样,我没做过化学实验,但感觉是一样的,不信你试试。

突然看见潘文颖同学连续发了四篇《间隔年系列》,看得特过瘾,于是咱也凑凑热闹写写这几年关于旅行的思考。个人觉得前三篇的顺序就是一个旅行者上路之后的心路历程。首先得加一段(0),先把旅游的和旅行大概区分一下^^ 旅游的一般去的都是景区,高山瀑布沙漠海滩啥的,主要是看风景、休息、娱乐、度假;也包括一些体力上的自虐游,徒步、登山、溯溪、攀岩等“户外”项目;也包括一些一些风光爱好者的摄影旅游。

其实后两项应该单独分出来作为“户外”和“摄影”部分,只是经常和旅游、旅行有一定交互,不过从“意义”讨论的性质上来说更接近“旅游”一些。


把旅游、摄影、户外的先踢出去之后,就可以比较专心的聊“旅行”这个话题了。其实剥离到这里的时候,应该已经没有多少人了。目前网上的“旅行热”其实大部分都是上面三类不停发帖的结果(包括我在内 ^^)。

一个旅行者,上路的出发点往往是看看这个世界,观察、了解这个世界其它地区、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然后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然后在有了更多种选择之后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人生。这三个阶段的旅行者的人数是依次递减的,年龄是依次增长的,主要还是个阅历的问题。

其实我想补充一下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1、间隔年的意义:从起源上来说,这东西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间隔年的西方世界的年青人,他们生存的国家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了,他们再想“看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往往是去看看那些不太发达的地区,不太熟悉的地区。往“下”走的结果,往往是增加了一种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

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年青人来说,从这个层面分析就有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去发达国家间隔年,或者说游学;另一个方向是去更落后的国家,就如同发达国家的年青人一样。个人感觉,在去表达自己“责任感”之前去发达国家游学一段时间增强自己的能力、提升眼界、在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有一些进步之后,再去落后地区似乎更能帮助当地人民。

况且,去第三世界国家表达“责任感”,剥离旅游这个娱乐目的,似乎找不出比去中国西部支教更多的意义。而去发达国家的游学“间隔年”(一两年硕士,五到十年的博士),无论是从家里的支持程度、还是对个人的进步意义、还是将来对世界的贡献,似乎都更好。


2、可持续发展:很多正在路上环游世界的朋友,可能有不少正在面临一个问题:“走遍世界”之后干嘛?其实这是一个蛮典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欧美国家的年青人在间隔年的时候,估计完全不愁间隔年结束之后的生活,无论继续读书还是轻松找个工作。但是对于中国的年青一代,盲目的进行一种概念化的间隔年,或者盲目的上路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气或者“牛逼”,1年回来之后至少损失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很多同学在路上就开始为回来之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发愁,这种因为社会资源相对匮乏造成的心理压力似乎离期望的“间隔年”感受相去恨远。

我完全不反对间隔年或者“走遍世界”,只是希望在上路之前给今后的人生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规划。圣经上说,不要为明天担心。但是不等于不为明天做计划。很可能在间隔年中,或者在环游世界的路上学到了很多,提高了很多,完全改变了之前的规划,那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上路之前有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规划,会让路上的心情更加的平和。

3、多维旅行空间:不出去旅行的时候,生活在一个同样的城市,在世界的范围内就如同一个“点”;出门旅行一趟、徒步、骑行一趟再牛逼点环游世界一圈就如同把这个点变成了线;更牛逼点儿一直旅行下去,走遍世界的山山水水各各城市,那么线多了逐渐也就成了面。

其实以穷游的方式“走遍世界”仅仅是在一个二维旅行空间旅行。对于一个想到过所有国家的旅行者来讲,这已经可以满足了。但是,同一个地方除了睡帐篷睡沙发,还有睡7星级宾馆的维度;同一个国家的除了徒步和骑行,还有开车、火车、飞机、摩托的游览方式;吃饭除了面包、三明治,还有美其琳三星的就餐感受;此外,这个世界还有开飞机、上太空、爬雪山、深海潜水、航海、热气球等各种生活体验。。。

穷游的时候遇到的是穷游的驴友,坐头等舱的时候遇到的是坐头等舱的驴友,谈论的也是不同层面的人生和经历。

对于一个二维世界的旅行者,需要的只是一点上路的勇气;对于一个更多维度的旅行者,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对人生长远的规划、还有更多的努力。


4、旅行和生活的关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旅行仅仅是看看这个世界,开始对人生的思考;但对于那少部分人来说,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旅行其实和音乐、体育、科研、艺术一样,它既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少部分热爱旅行的人来说,就像少部分热爱音乐的人、少部分爱好体育的人、少部分科研geek、少部分艺术家一样,都能从自己的爱好里感悟人生。

热爱生活的人不一定要旅行,不一定要摄影,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就想很多人喜欢做精美的菜肴一样,那是同样的生活的美好 ^^

5、旅行和读书的关系:如同潘文颖同学的第三篇最后的排比之一:“如果你想寻找精神家园,你不一定要去旅行,去读书,那里记录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 我个人觉得,旅行和读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同一个是做实验、一个是看教科书学理论一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时候觉得自己读书挺多的,但是一上路就觉得这个世界和书上的不完全一样;现在经常觉得路上呆的时间太多了,每次一读书就能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能解答很多路上的困惑。所以说,我现在特别追求读书和旅行的平衡,争取每次上路都带一本书。不出门的时候,有空的时候就去读一些东西。

在旅行的路上和不同的人交谈、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以及平时看电视、电影等等,都是旅行或者读书的一种形式,都是为了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帮助自己思考。

6、旅行中身体的修行:潘文颖同学的第三篇里面,其实我有一句不太同意:”如果你对世界充满好奇,你不一定要去旅行,去看探索频道(Discovery)的记录片,去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聊天。“

经常听一些朋友聊:”你看纪录片、看discovery一样能了解这个地方啊,为啥非得自己去一趟呢?“”不一样,那感觉和自己去就是不一样。“虽然感觉确实不一样,但是总是说不出哪里不一样。

很多旅行者开始上路的时候,总是说去“看看”这个世界。其实,除了视觉外,我们还有听觉、嗅觉、味觉、知觉,甚至第六感直觉。有没有人能练到第七感我不知道,不过,努力的提升5种基本感官的能力,绝对会让你看到和纪录片上不一样的世界。

从摄影的角度举个例子:很多人去过一个地方之后,对比摄影师的照片经常说很假。其实只要没有刻意的ps,那照片记录的都是真实的世界。只不过透过相机的一套或者多种不同的透镜组合记录到传感器上的图像和人眼透镜系统得到的图像有区别而已。摄影师能从一种环境中“看”出各种相机参数组合后的世界的样子,然后选择最美的一种,或者他最想要的那种。

这就是提升视觉感官能力之后,看到的世界的新的样子。同样,你是否努力的去关注这个世界的声音,这个世界的气息,味蕾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以及皮肤对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呢 ^^


7、旅行是一种“病”:研究发现,跑步的时候人体会分泌多巴胺。很多人对喜欢长跑的人感觉不可思议。其实跑步的人就像轻度吸毒一样感觉很爽。旅行也一样,我没做过化学实验,但感觉是一样的,不信你试试。

很多旅行者都在思考“旅行的意义”。其实这个话题和“读书的意义”一样,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意义。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是为了认识了解这个世界;后来逐渐开始了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再后来可能就成了习惯或者一种生活方式。这个时候其实未必非得去找个意义,知道自己身体多巴胺分泌多了就够了 ^^

施老师说过:“有瘾就是病”。其实现在已经没多少”意义“了,就是我喜欢旅行,在路上的时候”爽“,每次不上路憋屈的时候或者上路了兴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多巴胺分泌多了。简单吧 ^^ 

前一段时间旅行圈儿里经常有些关于“旅行的意义”的争执,也有些在路上久了驴友嘲笑批判新驴的文章,也有对旅行不感冒的朋友批判那些“不去会死”、“人生必须要去”的文章。其实小吵小闹大家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不过争执久了容易伤身,也不和谐 ^^

在2011年去阿拉巴马龙卷风灾后重建的时候,一位基督徒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他在做完义工后,会给被救助的家庭主人送上一本《圣经》,然后谦逊的说道:这本书里,记叙着我们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希望您有时间可以阅读一下。相比较一些年青的基督徒回答一些问题的时候经常强硬的说道:这就是事实/真理。这样的回答总有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上路的时间越久,去过的地方越过,“不去会死”/“人生必须要去”的地方越少;我们也许会逐渐感受到旅行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生活方式;我们或许会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少的去嘲讽那些“新驴”,或许人家仅仅是旅游爱好者和我们热爱旅行的人追求的根本不是一种东西,况且谁刚上路的时候没有2B过 ^^; 我们一定会遇到更多热爱旅行的同伴,据说“一路风景,一路朋友”是在路上最美好的事情 ^^

来源作者: 朱周明相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1823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