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富旅游穷岛民图

走四方
2012-11-14

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和高尔夫球场摧毁了海南的防护林,而它们原本的作用是防风抗灾、护岸固沙、维护生态、美化景观的。如果你去问当地人,会不会买那些海景 房,多数的当地人会告诉你:买不起!如果你再问,买得起会买吗?他们会说:不会,去充当防护林啊?事实上,海景房潮湿、盐分大,并不适合长期居住,从东海 岸到新开发的西海岸,那些成片的海景房,平日里十有七空,多数皆为投资所用。

不可否认,海南的工业资源是比较薄弱的,如果按照资源禀赋的情况来看,旅游资源是拉动当地经济的主要引擎,但过度、无序的商业开发是以资源破坏为代价的。泡沫化、逐利的商业的可怕在于,它可以毁掉一处美景,也可以毁掉一处人心。它是没有文化根源的声色犬马。

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为商业充当了保驾护航角色。



★旅游景区与城区的割裂,估计是许多人对于三亚的印象。与海岸线洁白的沙滩、碧蓝的海水、园林景观式的星级酒店相比,三亚城区糟糕的交通状况、拥挤的城区建筑让人感觉落差巨大。

★大量的旅游收入在外来的资本与本地政府间进行分配,但岛民所获并不多,这种“公司+政府”的旅游开发模式,其实是一场资本与政府的合谋。在海南,“富旅游,穷岛民”早已是一个现实。

作为一个在他省工作的海南人,每次回三亚,我的感觉都不太舒服。这个城市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从饮食、交通、居住到文化,天南海北,各式各样,但它呈现的不是一种包融与贯通,而是杂乱与割裂的景象。
 

关于海南的两座大城市,海口和三亚,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海口是海南人的海口,三亚是国际的三亚”。三亚常住人口中,外地人已经超过了本地人,但在坊间,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从生活到工作,都存在着一些彼此埋怨的情绪。
 

旅游景区与城区的割裂,估计是许多人对于三亚的印象。与海岸线洁白的沙滩、碧蓝的海水、园林景观式的星级酒店相比,三亚城区糟糕的交通状况、拥挤的城区建筑让人感觉落差巨大。在三亚新的火车站没有建成之前,除了飞机场,三亚留给外地人的是那个狭小、陈旧又混乱的汽车站,它看上去,像是一个小镇的汽车站。
 

对于旅行者来说,悠闲、安静本身就是风景的一部分,再美的自然景观,在嘈杂与拥挤中,也会情趣弱化。作为国际旅游岛中的首选之地,在公共假期,三亚是很难再复往日的悠闲与安静的,一个国庆假期,就拥入了30多万人,今时今日三亚的海滩,与我90年代初时的印象已是天壤之别。
 

成千上万的游人来了又去,成万上亿的资本流进流出,到底给这个岛屿带来了什么?看着城区那些糟糕的公共交通措施、低矮的小平房、海岸线上那些早已消失的防护林,以及充当着防护林角色的设计丑陋的商业楼盘,总感觉到忧伤。
 

在西海岸,当地渔村与外来开发商之间的冲突不断。那些大规模的商业开发项目仿佛从天而降,活生生地造出一个新城,开发商雇佣大批的保安,以对抗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暴力冲突。
 

在那些旅游景区,本地人零散的生意被限制,被驱逐,景区红红火火,附近的村民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分红。本属于国有的海滩上那些标注着某某酒店专用的躺椅,那些驱逐非酒店住客的保安,都让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特权的傲慢与无理。

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和高尔夫球场摧毁了海南的防护林,而它们原本的作用是防风抗灾、护岸固沙、维护生态、美化景观的。如果你去问当地人,会不会买那些海景房,多数的当地人会告诉你:买不起!如果你再问,买得起会买吗?他们会说:不会,去充当防护林啊?事实上,海景房潮湿、盐分大,并不适合长期居住,从东海岸到新开发的西海岸,那些成片的海景房,平日里十有七空,多数皆为投资所用。

大量的旅游收入在外来的资本与本地政府间进行分配,但岛民所获并不多,这种“公司+政府”的旅游开发模式,其实是一场资本与政府的合谋。在海南,“富旅游,穷岛民”早已是一个现实。它是缺乏本地化支撑的国际化。

在这个商业资本力量日趋强大的时代,重新找回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平公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民心所在。

来源作者: 邢少文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1675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