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50个记忆“符号”老照片(组图)

旅行家
2010-05-22

1927年上海滩

1927年上海滩

  老上海文化

    1、拜码头

    新到上海滩,要去拜码头,祈求能得到有势力的帮会或大人物的照应,希望以后在上海滩能顺顺利利。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的客套被概括成拜码头,“拜码头”这三个字里饱含闯到上海滩的豪情,还有十里洋场的人情冷暖、世道险恶。

    2、《长恨歌》

    王安忆的《长恨歌》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上海滩的角角落落。三小姐王琦瑶这个上海女人一切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透出上海这座城市特有的气质——细腻、物质、灯红酒绿。

    3、《良友》画报

    “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良友》1926年2月创刊,第一期封面是一副套色照片,一个手捧鲜花、笑靥迎人的少女,这就是日后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良友》伴随了一代上海人的成长,《良友》从1926年创刊至1945年10月停刊,20年间,以八开本刊行,共出172期。《良友》共载彩图400余幅,照片达32000余幅,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中国军政学商各界之风云人物、社会风貌、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古迹名胜等等无不详尽记录,可称为百科式大画报。

    4、侬好

    “侬好!”上海话最具地方特色,曾经的上海人就像香港人只会讲广东话一样,他们只会讲上海话。阮玲玉就不会讲普通话,学堂里先生教书也只讲上海话。直至今日,上海话也无时无刻不起到排外的作用,一句“乡下银(人)”,就足够引发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的战争。讲上海话是上海人的骄傲,是他们从骨子里透出高傲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但是千万不要妄图和上海人争辩为什么在大街上飙上海话的问题,你绝对不可能改变这种现象。

黄包车和轿子

黄包车和轿子

    5、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它出品的那些动画片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具象的童年生活了。《猪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小鲤鱼跳龙门》《三毛流浪记》等等,这些都是几代人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

    虽然目前中国动画产业遭遇尴尬境地,但是上海美术制片厂还是在近些年出品了《宝莲灯》《我为歌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马兰花》等等优秀的动画片片。上海美术制片厂没有错过新一代孩子的童年。

    6、沪剧

    沪剧,上海的地方戏。依依呀呀的吴侬软语。

申报

申报

    7、《申报》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不偏不党”奉行独立精神的《申报》是中国新闻历史上最大的骄傲。它首创了多个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第一个增刊及白话文报,第一个出版“号外”,第一次使用电讯传递新闻,第一份“画报”。

    和《申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字是史量才,在他的运作下,《申报》成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大报,《申报》所呈现出的大报风范是它坚持站在动荡年代的思潮前端,史量才召集鲁迅等左翼作家,刊登言辞犀利的言论。

    在《申报》看不到上海的精细、琐碎、斤斤计较,《申报》体现出的是上海这座大都市最洋气的一面,所谓“洋气”不过就是它的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敢于引领时代思潮的勇气。

    8、《文汇报》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由江青、张春桥等共同策划,姚文元执笔的批判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文革结束后《文汇报》有段非常辉煌的历史,发行量一百七十多万份。之后伤痕文学在《文汇报》发展得风生水起,《伤痕》这篇小说就是在《文汇报》上发出来的。

    9、《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是贫苦百姓对于旧上海最黑暗的记忆。上海滩对于富人来说是百乐门、是大光明影院、是华联商场、是十里洋场、是花园洋房------但是对于三毛这样的“小赤佬”来说就是地狱,三毛虽寒无衣,饥无食,居无定所,卖报不成,推车无俸,只能流浪街头,但三毛不想学偷窃、不想成为宠物的倔强,和他乐观诙谐顽皮滑稽的性格,赢得了几代人的喜爱。

    10、《上海滩》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永不休------”当年发哥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上海滩》火遍大江南北,一到播电视剧的点,甚至大街上都不见行人。金庸式的武侠情怀投射到上海这块地方,江湖就变成了上海滩,武林盟主就变成了上海滩的流氓头子,英雄侠客就变成了围着白围巾的许文强。那时的上海滩有着类似美国梦一般振奋人心的氛围。上海滩遍地是金子,只要你肯奋斗,都有可能变成呼风唤雨的老大。周立波说,上海是出流氓的地方,杜月笙、黄金荣式的流氓头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杀人不眨眼的同时又有柔情的一面,总是流传着关于他们的风月往事。


商铺

  老上海地标

    11、弄堂

    上海的弄堂因为晾衣架上遮天蔽日的衣服,好像总也不见阳光,加上上海本身潮湿的环境,让弄堂里更显阴冷。七十二家客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斤斤计较。北京的四合院到了上海就转变成了弄堂里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上海洋场风情的现代生活使庭院式的大家庭传统生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合适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文化。上海恐怕是中国最开始现代的三口之家生活的城市。

    中共一大的会址就在望志路(今兴业路76号)一幢典型的石库门建筑中。

    12、百乐门

    百乐门是上海三四十年代最洋气、最风光的地方,莺莺燕燕得好不快活。“夜上海,夜上海------”曼妙的歌声勾人心魄。阮玲玉、周璇、蝴蝶、赵丹------那些三四十年代红遍上海滩的大明星都是这里的座上宾。这里也同样流传着许许多多为百姓津津乐道的风流韵事和血雨腥风。

    13、上海大光明影院

    上海大光明影院是当年最时髦的地标之一。1928年12月23日,京剧大师梅兰芳亲自为大光明影院剪彩开业。

王开照相馆

    14、王开照相馆

    王开照相馆将百年间的风云变幻都定格在了一张张照片中,南京路378号就是王开照相馆,这是上海最著名的老字号之一。

    15、城隍庙

    去上海旅游,城隍庙去必去的地方之一。如今它道教宫观的建筑风格,六百多年的历史文化都已被人淡忘,现在人们去城隍庙是为了吃地道的上海小吃。那里有著名的南翔小笼包,每天慕名而来的旅客都排起长龙。

    16、十里洋场

    十里洋场不是一条具体的街道而是就旧上海市区的统称。旧时上海租界区域因为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同光梨园记略》:“沪北十里洋场,中外巨商,荟萃于此。”

    “十里洋场”这四个字饱含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历史变迁之后,这四个字留下就只剩“洋”这个字了。

    17、李鸿章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最闪亮的一笔。它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完全采用机器生产的先河。

    江南制造总局大部分建筑被保留,世博会期间将成为企业馆所在地。世博会之后,将再度“变身”,改建成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作为上海市的一个新亮点,被永久保留。

    18、霞飞路

    霞飞路,今天的淮海中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堪称上海城市的时尚之源。这条长约4公里的商业大街,名店林立、名品荟萃,是著名的富人区。《长恨歌》里李主任给王琦瑶租的公寓就在霞飞路。

上海南京路

    19、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不仅仅是上海南京东路上的两座大楼,这所高级饭店的意义在于它鉴证了太多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1911年,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途径上海时,就在和平饭店提出了著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著名口号。192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和平饭店举行了订婚典礼。1964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和平饭店九霄厅会见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几天以后中法宣布建立外交关系。这里入住过卓别林、鲁迅、拳王阿里等等名流,各国政要到上海几乎都会入住和平饭店。正是这些响亮的名字让这家饭店熠熠生辉。

    20、汇丰银行大楼

    上海外滩,中山一路上白色圆顶建筑曾今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现在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第一营业部。时至今日,它也是外滩上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据说,当时它的造价是外滩所有建筑造价的一半以上。

    21、丁香花园

    位于华山路上的丁香花园式上海滩最富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园的主人是李经迈,是李鸿章的幼子。后来周璇也曾在这儿住过多年。

    22、提篮桥监狱

    号称“远东第一监狱”,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这里曾今关押过章太炎、邹容、安腾利吉、汪曼云等等社会名人,大多都是政治犯。

    23、永安百货

    永安百货,屹立近百的老字号。1918年创立,先在南京路635号建成一栋6层营业大楼,1933年又在旁边浙江路和湖北路之间尖角地带(南京路627号)新建22层的永安新厦。永安百货于1966年更名为国营东方红百货商店,随后再次更名为上海第十百货,于1988年定名华联商厦。2005年4月,该商厦起用旧称“永安百货”。

    24、国际饭店

    地处南京西路的上海国际饭店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三十年代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

    25、徐家汇天主教堂

    徐汇区这座哥特式建筑建于1910年,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

    26、东平路9号

    这处1932年建在东平路9号的“爱庐”法式洋房,是宋子文送给妹妹宋美龄的结婚礼物。蒋介石来上海都会住在这儿。

    27、外白渡桥

    上海人经常赌气说,“跳黄浦江”,要跳黄浦江就得从外白渡桥上往下跳了。很多影视作品都喜欢安排女主角穿着旗袍从外白渡桥上跳黄浦江,比如《情深深雨蒙蒙》《像雾像雨又像风》等等。

张爱玲

  老上海人

    28、张爱玲的常德路195号

    上海常德路195号,常德公寓601室是张爱玲故居,她和她的姑姑在这里住了五年,她在这里完成了许多传世之作。张爱玲就像她写的文字一样,细腻、精致、刻薄,典型的上海小女人。她有着上海小女人特有的清高和低调。

    大她十五岁的胡兰成第一次到常德公寓拜见张爱玲,他按了门铃,却吃了闭门羹。张爱玲通常不见生人,所以他只好从门缝里塞了张纸条。当时的出版社、杂志社、电影制片人也常常按这个门铃,以求得张爱玲炙手可热的文字。

    张爱玲代表的是上海的孤岛时代,她被称为“孤岛女作家”。“出名要趁早啊!”张爱玲在她23岁的时候站在书摊上看着自己的小说集《传奇》,这样感叹。

    这个才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度过,她热烈哀婉的爱情、精致的文字都留在了这个公寓。

    29、阮玲玉

    “人言可畏,人言可畏。”这是阮玲玉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感叹,这个柔弱的女子是那时最大牌的明星。她活得精细、压抑,据说她每天光画两弯细细的眉毛就要花去一个小时。她在《神女》里的表演惊为天人,那种压抑着内心的奔放的复杂表情,好像是她人生的写照。

    30、荣氏家族

    荣氏家族简直是“红色资本家”的代名词。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只有他们一家。”

    31、陆小曼

    徐志摩被认为是最会写情书的作家,而有收到他的情书的女人就是陆小曼。陆小曼漂亮、婀娜、时髦、聪慧、恃才傲物、真性情。梁启超做了她和徐志摩的证婚人,婚礼上言辞苛刻,他明确地说,他不喜欢陆小曼。

    陆小曼在北京时就是出了名的会花钱的小姐。徐志摩为了满足娇生惯养的陆小曼对于物质的需求,在三所大学教书,给多个报纸供稿。围绕陆小曼一生的不仅仅有才子、书稿、绘画、音乐、爱情,还有舞场上、宴会上、烟塌上,男人和女人的恭维声中,时光就被轻轻送走了。

    上海对于陆小曼这个众说纷纭的女人,就是如鱼得水的环境。

上海豫园

    32、孙中山“上海大计划”

    孙中山在民国11年(1922年)所著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一书中提出:上海“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用与要求。”进而提出“设世界港于上海”。民国16年7月成立的上海特别市政府,遵循孙中山的方针,谋求自己管辖区的发展,多次提出城市建设计划草案。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同年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大计划》,将北邻新商港、南接租借、东近黄浦江,地势平坦的江湾一带划为市中心区域,并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卫生试验室、国立音专、广播电台、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在数年前陆续建起来了一座不可思议的上海新城,而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望。

    33、陈毅,上海战役

    上海战役是陈毅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南京解放后,国民党大部分军队退集到上海。陈毅指挥的第三野战排在和汤恩伯指挥的国民党三十万残兵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上海解放后,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现在上海外滩上仍然有陈毅塑像。

  老上海生活

    34、假领子

    假领子这个玩意儿估计只有上海人才能想出来,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买不起衬衫,但是一定要有穿衬衫的范儿,做个衬衫假领子,穿在毛衣里面,热死也不能把毛衣脱了。假领子是上海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最好体现,上海人凡是都要讲个派头。

粢饭糕

    35、上海本帮菜

    上海本帮菜讲究的是浓油赤酱,红烧狮子头、红烧蹄髈这都是上海本帮菜的招牌。但并非所有上海菜都是如此,也有很多清淡的,南翔小笼包就是典型。小肉包做得鲜而不腻,皮薄到透明得可以看见里面的肉馅和汤水。吃小笼包很有讲究,用筷子夹住小笼包轻轻拎起,在顶端咬出一个小口,先把汤吸掉。汤才是小笼包的精华,有些十分讲究的人,甚至只喝掉汤,其余的就扔了。

    36、奶油蛋糕

    说上海人洋气,大多是表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上。上世纪二三十年的时候,大户人家的孩子过生日就吃奶油蛋糕唱Happy Birthday to you。

    37、婆媳关系

    上海婆婆难搞定是出了名的,恶劣的婆媳关系在上海尤为显著。直到现在,每天晚上上海卫视和东方卫视播放的关于情感类的访谈节目(如《老娘舅》《幸福魔方》)九成九都是在试图解决婆媳问题。

油条

    38、上海早点“四大金刚”

    上海早点有四大金刚之说——大饼、油条、豆浆、粢饭。曾今作为衡量民生的标准。

    39、电车

    张爱玲的小说《封锁》里最重要的场景,就是电车了。铃声“铛铛”的世纪回响,现在上海南京路上还有当年铺的铁轨。

    40、黄包车

    黄包车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但是在旧上海发扬光大。那时上海由专门的黄包车租赁公司,好像现在的出租车公司一样。大户人家也有私家黄包车,雇佣专门的司机。直到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博物馆,供人参观。

  老上海货

    41、恒源祥

    如今,提到“恒源祥”,你一定首先想到,2008年除夕夜让全国人民以为电视机坏掉的那个超级雷人广告。“恒源祥”就被这个广告毁了,让人都不好意思把“恒源祥”穿着在大街上走。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恒源祥”是羊毛衫品质的保证,许多人趋之若鹜,无数到上海出差旅游探亲的人都要捎几件“恒源祥”回家馈赠亲友,那时穿一件恒源祥还是值得炫耀的。

大白兔奶糖

    42、大白兔奶糖

    曾经何时,大白兔奶糖是高级零食,全国人民都希望能买到上海的大白兔奶糖。结婚搬酒席时如果把大白兔奶糖当喜糖,那就是身份的象征,绝对有面子。那时两颗大白兔奶糖能泡成一杯牛奶,现在你再试试?

    43、曹素功墨水

    小孩子学书法,“大”字还写不好的时候,就要用曹素功墨水。字能不能学好是一说,但是上海人就是讲究个派头,小孩子学写字也要有书法家的派头。曹素功墨水很容易判断是不是正品,因为曹素功墨水放一段时间就会发臭。因此,书法课上总是臭气熏天,所有毛头孩子都用曹素功。

    44、麦乳精

    那时,上海人家家户户的茶几上都要放一罐麦乳精,客人来了,给人泡一杯麦乳精那可比上好的茶叶还要有面子,自家的小孩子都舍不得给他喝,难得给喝一杯,也泡得淡得只有一丁点甜味儿。所以那时的孩子都有个奢侈的愿望——干吃麦乳精!

    45、上海家化

    家里几代人都用过六神花露水、美加净护手霜。这些大众日用品都出自“上海家化”,但是“上海家化”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日益低端,它除发扬“六神”“美加净”这样的传统品牌,还开发了“佰草集”“高夫”这些高端品牌,如今能与“欧莱雅”这样的欧美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分庭抗礼。

    46、海鸥相机

    那时家里有一台海鸥相机,相当于现在家里有一辆宝马。它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时髦的数码产品,老百姓要买一台海鸥相机,要花去好几个月的薪水。

    47、蜂花牌洗发精

    时至今日,蜂花牌洗发精仍然以物美价廉著称,它朴实的包装、优良的品质没有被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抛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到护发素,你唯一能想到的牌子只有蜂花。蜂花最辉煌的时候是那个把所有化妆品统称为“雪花膏”的年代。

    48、永久牌自行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如果有辆永久牌自行车当嫁妆,那就够面子了。农村人结婚,甚至用永久牌自行车去接新娘。

    49、凤凰牌缝纫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结婚,要配备的嫁妆,除了永久牌自行车,还有凤凰牌缝纫机。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大多家庭都自己买布回来做衣服,孩子的衣服嫌小了,接上一块儿继续穿。

    50、上海宝石花手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宝石花手表风靡一时,许多人恨不得将手表带在衣袖外面。

版权声明: 一起游平台版权声明 侵权联系:邮箱:163828@qq.com
42072035